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裴务齐切韵

裴务齐切韵

一卷。唐裴务齐撰,清顾震福辑。裴韵新旧《唐志》均未著录;《日本现在书目》著录裴务齐《切韵》五卷。《广韵》卷首附列增字诸家姓名中有“裴务齐增加字”字样。郭忠恕《佩觿》征引裴韵序转注之说、《倭名类聚钞》征引三条。顾氏辑本刊入《小学钩沈续编》,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阳顾氏刊本。

猜你喜欢

  • 剩语

    二卷。元艾性夫(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艾性夫字天谓,号孤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与兄艾叔可、艾宪同有诗名,时称“抚州三艾”。入元,为江浙儒学提举。著有《剩语》、《孤山晚稿》。此集为元

  • 青照堂丛书

    四十三种,八十六卷。清李元春编辑。李元春为清代中晚期人,年里事迹均不详。本丛书汇辑古今著述约八九十种,四部均收,颇有要籍。书序自述编选义例,说专取有用之书,现有其他丛书已载着盖不收录。丛书现存仅四十三

  • 藁城县志

    十卷。明尹耕修,李正儒纂。尹耕,嘉靖藁城县令。李正儒,邑人,嘉靖岁贡。李正儒锐意修志,乃聘李正儒为主纂。“周咨博访,殚竭驽钝”,历时两月而毕其事。嘉靖十三年(1534)刻本。此志依《明一统志》体,分为

  • 重刻宋本十三经注疏

    四百一十六卷,附校勘记七十二卷。此书目录后有阮元记,书末又有胡稷记,是阮元在江西做巡抚的时候刻于南昌的。阮氏家藏有宋十行本十一经注疏,缺《仪礼》《尔雅》,遂以黄丕烈所藏北宋刻此二经单疏本补足之,又取胡

  • 尚书说

    ① 二卷。清庄存与撰。此书所标出的《尚书》篇目,与其所著《尚书既见》不同,但二书体例相同,都是纯以议论的形式来谈义理。如庄氏于《泰誓》谓夏桀之残暴比不上商纣,伊尹七就之而后方去桀而归汤,伯夷、太公辟纣

  • 诗叶考

    八卷。清陈天道(生卒年不详)撰。天道字锡我,清河(今江苏清江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天道据朱熹反切之说、《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叶韵之说及《佩文韵府》,参考司马温公《指掌图》,再用《康熙字典》校正,作《诗叶

  • 重修宝应县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孟毓兰修,乔载繇纂。孟毓兰,山东长清县人,清道光二十年任宝应县知县。乔载繇,字孚生,号止巢,宝应县人。廪生。工诗词,著有《妙华仙馆诗词集》。宝应县旧志,今存者有明《隆庆汤志》(残)

  • 汪刻隶续

    二十一卷。宋洪适撰。清汪日秀校刊。参见《汪刻隶释》。是本刊于汪氏校刊《隶释》之次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当时汪氏跋于卷末,谓是本乃据金风亭长藏抄之本校以近刻而成。所谓近刻,系朱彝尊据范氏天一阁

  • 郑鄤事迹

    五卷。清汤狷石编。狷石,江苏武进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汇集《天山自叙年谱》、《扶轮信史》、《渔樵话郑鄤本末》等书,述明末郑鄤事迹。末为狷石撰《郑鄤阳冤狱辨》五首。此书有1913年国粹学报社排印《古

  • 道书类抄

    无卷数。无编辑者姓名。此书前后也没有序言和跋文。其所收录都是从《道藏》中摘取以备观览。《四库提要》称其“非欲勒为成书”。此书今少传本流行。《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