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褐先生稿
十七卷。明华善述(1545-1621)撰。华善述,字仲达,江苏无锡人。是集凡十七卷。只末一卷为杂文,余皆为诗。据集前世贞序称:“其诗或并比兴而忘之,大概不可为典要。”深有不满之意。但亦将其列为四十子之列。今观其集,其诗格平衍,虽偶有清丽之作,但亦无法与当时名家相肩随。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十七卷。明华善述(1545-1621)撰。华善述,字仲达,江苏无锡人。是集凡十七卷。只末一卷为杂文,余皆为诗。据集前世贞序称:“其诗或并比兴而忘之,大概不可为典要。”深有不满之意。但亦将其列为四十子之列。今观其集,其诗格平衍,虽偶有清丽之作,但亦无法与当时名家相肩随。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二十九卷,首一卷。钱祥保等修,桂邦杰纂。钱祥保、桂邦杰,生平俱见本书民国《江都县续志》。此志主要继前志后,记甘、江合并前三十年中邑内之事。记事下限断至清宣统三年(1911),惟《人物》门目,殁于民国者
十卷,附西湖遗艳一卷,《西冷漫闻》一卷,《吴山纪胜》二卷。清孙自成撰。孙自成字物皆,号介庵,江苏江都人。《西湖纪胜》康熙刻本,共十卷。十卷后附西湖遗艳一卷、西泠漫闻一卷、吴山纪胜二卷。《西湖纪胜》,首
四十二卷,袁枢撰。袁枢(1131~1205),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著名历史学家。孝宗初,试礼部词赋第一,调温州判官,后为礼部试官。乾道九年(1173),出为严州教授,在此期间,编纂成
五种,五卷。清叶书编。叶书字伯丹,浙江临海人。丛书收临海人著作五种:宋林芳《田间书》一卷、宋潘音《读书录存遗》一卷、清叶舟《梅溪先生劝学质言》一卷、《山窗觉梦节要》一卷、明陈宏《竹窗存稿》一卷。其中前
四卷。明罗汝芳(详见《孝经宗旨》条)撰。罗汝芳学宗王守仁,曾从王守仁的三传弟子颜钧讲学,所以习其师说,持论洸洋恣肆,纯涉禅宗,但对于王守仁之本旨竟失无遗。此书是罗汝芳门人熊滨所辑,首为一贯说,以下次第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事详《仲氏易》。此书为考证《大学》各种改定本而撰,行文先列《大学》正文,附以各家解释,详述诸家《大学》改本之异同,又对各改本的渊源加以考辨。卷一为注疏本,乃真古本;卷二为汉熹平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王镛修,秦寅纂。王镛字闻达,河北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县)人。贡生出身,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单县知县。秦寅字东旭,济宁人,举人出身,名孝廉。单县志创修于明隆庆三年知县夏维藩,再修
五十二卷。明梅鼎祚(1553-1619)撰。梅鼎祚生平详见《皇霸文纪》辞目。本集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于唐末,此本止于南北朝,用左克明古乐例。其所补者,如琴曲歌词庞德公之于忽操、见《宋文
①十卷。清王一夔修,赛珠、毕纂。王一夔字虞香,顺天大兴人(今北京大兴县),生员出身,康熙五十五年(1716)任文登县知县。赛珠字合浦,邑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举人,以诗文著称。诗稿有《昆阳草溪谷
八卷。《家训》二卷。清郭昆焘(1823-1882)撰。郭昆焘,原名先梓,字仲毅,号意诚,晚号樗叟,私谥孝明先生。湘阴(今属湖南)人。道光举人,官内阁中书。参戎幕数十年。主讲思贤讲舍。工诗文,及四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