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学论略
一卷。泰西华约翰撰(生卒年不详)撰。华约翰国籍、生平未详,仅知曾传教于芜湖。《虫学论略》为西方传入我国第一部昆虫学方面专著。全书共一卷,论述了十六类昆虫:膜膀、麟膀、蛉蝇、吸蚤、蚧膀、毛膀、蝎蝇、筋膀、锥嘴、绥膀、蜉蝣、蜻蜓、寓虫、纲膀、箝尾、跳尾。对于每类昆虫各举一例或数例加以详细介绍,分析它们结构形状、体形的变化状况和生活习性。尽管比较简略,但此书的传入对我国近代昆虫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格致汇编》本。
一卷。泰西华约翰撰(生卒年不详)撰。华约翰国籍、生平未详,仅知曾传教于芜湖。《虫学论略》为西方传入我国第一部昆虫学方面专著。全书共一卷,论述了十六类昆虫:膜膀、麟膀、蛉蝇、吸蚤、蚧膀、毛膀、蝎蝇、筋膀、锥嘴、绥膀、蜉蝣、蜻蜓、寓虫、纲膀、箝尾、跳尾。对于每类昆虫各举一例或数例加以详细介绍,分析它们结构形状、体形的变化状况和生活习性。尽管比较简略,但此书的传入对我国近代昆虫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格致汇编》本。
十三卷。无撰者人名。英国人艾约瑟(Joseph,Edkins)译。艾约瑟,英国教士、汉学家。所译西方史书,在当时中国社会有一定影响。书十三卷,卷首为小引。分三节,一、读罗马史便悉欧洲近事。二、罗马史载
三十二卷。清蒋陈锡(生卒年不详)辑。蒋陈锡,字雨亭,生平籍贯不详。该帖刻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6),共三十二卷,其中唐宋真迹为七卷,元人真迹为十一卷,明人真迹为十四卷。该法帖中收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
一卷。清末韩晋昌撰。晋昌字西侯,山东潍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卷首有王文藻序,称其“笃嗜经学,博稽而能断。”据卷中之论,当非虚言。如解《尚书·武成》“血流漂杵”,考《国语》《六韬》《吕氏春秋》《
五卷。北宋李上交(生卒年不详)撰。李上交,赞皇(今属河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李上交退寓钟陵以后,搜寻近史及小说、杂记之类,共五百余事,分为五卷,以其掇录近事之元始,故定书名为
二十二种,一百四十卷。清朱纪荣编。朱纪荣刻有《槐庐丛书》、《经学丛书》,其生平事迹详见前书之介绍。金石之学始于六朝,南朝梁元帝集录碑刻,编《碑英》一百二十卷,是为金石学最早著作,至宋代而兴盛,迄清代而
一卷。清李文田撰。李文田,字仲约,广东顺德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元史·太祖本纪》载元太祖十四年(1219)西域杀使者,太祖章师亲征。十九年(1224)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
一卷。清高鹗撰。高鹗,字兰墅(或作兰野),一字兰史,别署红楼外史,内务府镶黄旗汉军人。乾隆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本书是他在嘉庆十四年(1809)任内阁中书时撰著的。其目的在于让各级官吏认识到自己是国家
二卷,清周济撰。周济(1781-1839),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嘉庆进士,选知县,改就淮安教授,旋引疾归,闭门撰述,晚复任淮安教授,为常州派重要词论家,著有《晋略
四卷。明王介之(见《春秋四传质》条)撰。此书篇帙无多,而多所创造,邹汉初已有较详评述。如元亨利贞,不以为大亨而利于正,而以为四德不违文言。亦有驳正前人论说者。此书不违古本,不徇曲说,协于训诂,精于义理
一卷。清郑知同撰。参见《说文浅说》。知同父郑珍尝以《说文》本有之字铉本多亡逸,因据他书所引补一百六十五字为《说文逸字》二卷。此外尚有本书写误之旁,《系传》窜衍之字,大徐误增之文,诸书所引以他籍冒许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