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卷。清刘始兴(生卒年不详)撰。始兴字子彦,江苏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此书首有始兴就正启及总序,又有其弟所述要旨即凡例。此书分《本传》八卷,《诗次问》二卷,《诗次补言》一卷,《诗表》二卷,《总辨》
四卷。南宋张洪(生卒年不详)和齐(生卒年不详)合编。张洪字伯大,齐字充甫,皆鄱阳(今属江西)人,事迹不详。张洪在《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中称:咸淳(1265-1274)中执教于四明,齐客游浙东,二人相遇
二卷。神穆德撰。神穆德,清宗室,镶红旗都统,曾任镇守朔平府等处建威将军。潭柘在京西七十里。山本自太行,冈连西山,称太行第八陉。山势险峻,上干云霄。挹抱回环,峦重岭复。主山以培当群山之心,九峰扆而立。古
一百六十八卷。明魏显国撰。显国字汝忠,南昌(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隆庆元年(1567)举人。除该书外,尚有《儒林全传》、《历代守令传》、《元相臣传》。《历代相臣传》一书主要记历代宰相事迹,书中材料大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八卷。明林瀌(生卒年不详)撰。林瀌字元盛,福卅(今属福建省)人。官广东三水、龙门二县教谕。官终于昌化县知县。其书成于万历三十八年。书杂采古书之词编辑而成。全书分一百六十门。十分繁杂。似为龙门诸生而作。
十卷。清韩文祐纂修。韩文祐字青藜,河南唐县人,康熙十一年(1672)由官监任利津知县。《利津县志》,创修于明隆庆贾光大,再修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冯执中,三修于此。韩文祐宰利津县,奉敕修志,乃清
无数卷。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
一卷。宋释文莹(约1060年前后在世)撰。此书旧本题宋释文莹撰,《宋史·艺文志》载《玉壶诗话》十卷。或题《玉壶野史》,此本为《学海类编》所载,仅寥寥数页,以《玉壶诗话》校之,当是书贾所为。凡书中于诗有
一卷。北周沈重(500-583)撰,清王谟辑。沈重字德厚(又字子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梁武帝大通四年(532)补国子助教,除五经博士。周武帝天和年间曾奉诏令在紫极殿讲三教义,听者二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