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典通用考

经典通用考

十四卷。清严章福纂。章福字秋樵,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诸生。潜心小学训诂,成《说文校议议》三十卷,另有著录。此书首有自序,作于咸丰丁巳年(1857),末有后序,作于咸丰辛酉年(1861)。此书大旨以为,唐虞三代文字无多,多假借,当以今文释古文,如郑康成笺注,每谓某读为某,某读如某,陆德明音义每谓某《说文》作某,就是这个意思。或以古文别今文,如《说文》或言读若某,或言读与某同,或复举一曰,或引经异文,就是这个意思,如此则假借之义明,而古文亦借以得传。然学者每以假借为正字,以至把今文视为古文,把古文当作今文,颠倒舛错,滞执不通。因而纂成此书,以《说文》为主,因为《说文》皆正字,经典多假借。经典中有的是本无其字而假借,也有先假借而后有字的。通用也是假借之类。因而以十三经假借字,依《说文》部次,某为正字,某为通借字,或字相同而义别,或字相似而义别,一一辨而析之。此书所为,确有依据。如“公”字,谓据《小雅》“以奏肤公”,传:“公,功也。”《说文》作“功”,云“以劳定国也。”而五等之爵首的“公”和《尚书微子之命》“庸建尔于上公”的“公”,疑即此“功”字。又谓《尔雅·释亲》“夫之兄曰兄公,夫之姊曰女公。”《说文》作“伀”,云“志及众也,公平分也。”“公”与“伀”义略同。兄公女公,即“伀”字引申,而《汉书·贾谊传》“与公并据”,《史记·毛遂传》“公等碌碌”,疑即此“伀”字。如此之类,不为无见。惟惜不多见。此书又鉴于《说文》重文最难检,别辑《重文便检》,附于卷末。书刊于1917年,其后有刘承幹序。

猜你喜欢

  • 论孟考典

    不分卷。清方楘如(详见《集虚斋四书口义》)编纂。方楘如的《四书口义》重在说理,是书则重在数典。征引虽博而无案断。书虽不相涉,而义可相发。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引《国语》:“单穆公曰:‘民失其资,能无

  • 庶物异名疏

    三十卷。明陈懋仁(生卒年不详)撰。陈懋仁著有《年号韵编》。此书汇辑古今物名之异者。并为之作笺疏。共二千四百五十二名。分二十五部。此书舛误之处亦甚多。

  • 郭子

    一卷。晋郭澄之撰。郭澄之字仲静,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东晋和南朝宋交替时代,于宋刘裕时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封南丰侯。《郭子》为轶事小说集,记两晋上层社会人物的言语谈论、人物品评、轶闻琐

  • 山谷禅喜集

    二卷。明陶元柱编。陶元柱,始末不详。本书编者取凌濛初编《东坡禅喜集》之意,于黄庭坚集中录其阐发禅理之文,别为一书。有四库本。

  • 周易本义阐旨

    八卷。清胡方撰。方字信天,一说字大灵,广东新会人,一说广东番禺人。岁贡生。胡氏死后数十年,其玄孙捷登将此书的家藏抄本示与观察使卢观恒,后经卢氏编校刊行。全书分上、下经,各有一至四卷,全书共八卷。书中先

  • 西村集

    八卷。《附录》一卷。明史鉴(1434-1496)撰。史鉴字明古,因家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江苏吴江人。他隐居不仕,终身布衣。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与其讨论时政,史鉴指陈利弊,王恕非常佩服其才

  • 一鸿算法

    四卷。明余楷(生卒年不详)撰。余楷,银邑(今湖北通城县)人,明万历甲申(1584)撰《一鸿算法》四卷。这是一部主要讲珠算的入门书,内容比较浅显,与当时其他算书的水平相近。卷一是珠算法及算例,其各节小标

  • 帝范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649)。为诫子政论之作。《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仪载六篇。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一卷。此本载《永乐大典

  • 历代刑官考

    二卷。清沈家本撰。沈家本(1840-1913),字子焜,号寄簃,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光绪进士,官至山西按察使、修订法律大臣等。清末,朝廷内外议论更改官制之风颇为强烈,沈家本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而著

  • 直音旁训毛诗句解

    二十卷。元李公凯撰。李公凯字仲容,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流传极少,诸家俱未著录。始见于《千顷堂书目》之中,朱彝尊《经义考》从之。该书的特点是:每篇诗的训释均有三个部分。一为“直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