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筠廊偶笔

筠廊偶笔

二卷、二笔二卷。清宋荦(1634-1713)撰。宋荦字牧仲,号漫堂,河南商丘人。他兴趣广泛,喜爱诗文、藏书、绘画。十四岁时被任为侍卫,1664年授湖北黄州通判,1688年任江西巡抚,1705年奉召进京任吏部尚书。他勤奋作诗,与同时代的大诗人王士祯相提并论。家藏书十万多卷,主持编印的《通鉴纲目》有圣祖皇帝御批。撰有《国朝三家文钞》、《江左十五子诗选》、《西陂类稿》三卷、《漫堂说诗》一卷、《枫香词》一卷、《游姑苏台记》一卷、《漫堂书画跋》一卷、《怪石赞》一卷、《宋氏绵津诗钞》八卷、《黄海山花图咏》一卷、《禽言》一卷、《连珠》一卷、《武林北野竹枝词》一卷、《文康公(宋权)年谱》一卷、《漫堂墨品》等。《筠廊偶笔》二卷、二笔二卷是宋荦杂记耳目见闻之事。其中如回雁峰考之类,都详加考证。又如“风风雨雨送春归”一诗,前人认为是无名道士诗,而宋荦考证为鬼诗。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书中又考证此字句,辨其是非,认为是明人所刊《醒世恒言》传奇之诗。收入《说铃前集》、《说铃续集》、《说库》、《古今说部丛书》(康熙本、道光本)。

猜你喜欢

  • 洱海丛谈

    一卷。同揆撰。同撰为云南大理府文珠寺僧,称轮庵道人。同揆俗姓文氏,名果,字园公。长洲人。少为诸生,善诗文、笔札,工书画。康熙二十年(1681)同揆随军至大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冬,离云南返回长洲

  • 平原县志

    ①二卷。明刘思诚修,高知止纂。刘思诚字克实,号定宇,直隶山海卫人,万历元年(1573)乡荐,十五年(1587)任平原县知县。任满升济南府同知。高知止字明甫,邑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阳曲知县

  • 姓汇

    四卷。明陈士元(详见《名疑》)撰。此书为《归云集》中的一种。姓氏之源由来已久,因推本于五帝,分列世系,兼综而条贯之。然大概抄撮氏族略之文,鲜有考订。夫自有天地,即有君民。据姓氏书所说,无不出自神明之后

  • 扬州变略

    一卷。明不著撰人名氏。《扬州变略》记弘光立朝南京后,命北来官军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为四镇,分防驻守。以史可法为督师,坐镇扬州,总摄其事。四镇拥兵自卫,不服从史可法调遣。高杰军原为李自成农民起义

  • 读诗商

    二十七卷。清陈保真撰。保真字怀甫,龙阳(今湖南汉寿)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书博采众说,自诗序以下,《毛传》、《郑笺》、《王注》、《孔疏》、朱子《集传》诸书皆有采录,虽称赅博,但也略嫌驳杂。引成说标明出处

  • 洹词

    十二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河南安阳(一作乐安)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见刘瑾长揖不拜,出为南吏部主事,刘瑾败,召充内庭,明世宗即位,擢国子

  • 尚书旋玑钤

    一卷。此卷原题阙名。共辑有九条,其中“禹开龙门,导积石,玄珪出,刻曰延喜玉,受德天锡佩”条,见《艺文类聚·帝王部》;“帝者,天号;王者,人称。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称也。皇者,煌煌也

  • 十三经音略

    十二卷。清周春撰。周春生平见“尔雅补注”。本书主要是对《十三经》文字辨析音读。主要内容有:(1)辨别古音两读而义不殊的词语;(2)据音辨物,究其形状;(3)辨别字音迥异而后世相混的词语;(4)辨别音同

  • 坦斋通编

    一卷。南宋邢凯(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原来不著撰人姓名,《说郛》收入此书时,题曰宋邢凯撰。邢凯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记载乾道辛卯(1171)王宁为武宁宰,其家充任里正,可知邢凯为武宁(今江西武宁)人。书中记

  • 治蝗全法

    四卷。清顾彦(生卒年不详)撰。顾彦,字士美,江苏无锡人。《治蝗全法》总结前人治蝗经验,讲述民间及官方采用的治蝗方法,并涉及蝗灾后的救荒事宜。全书于咸丰七年(1857)完成,书前有作者自序。原刻本今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