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离骚图

离骚图

不分卷。《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一卷,《涉园鉴藏明版书目》作三卷。明萧云从(1596-1673)绘。萧云从,字尺木,号默思,一号无闷道人,晚年又号钟山老人,别号于湖渔人、石人、东海萧生、梅石道人、江梅、谦翁、梦履、梅主人等,大都明亡之后所用。当涂(今安徽当涂)人。善绘山水、人物画,亦精通六书六律。以诗文自娱,有《梅花堂遗稿》。公元1645年清兵入芜湖,萧氏避居外地,画了许多画,1647年回乡,与艺人汤复合作刻印了《离骚图》、《太平山水图》。《离骚图》今可考者有《三闾大夫卜居渔父》一图,《九歌》九图(《湘君》、《湘夫人》合为一图,《大司命》、《少司命》合为一图),《天问》五十四图,《远游》五图,计六十九图。其中《远游》五图失于兵燹,今仅存六十四图。称《离骚图》,因以《离骚》概括屈原全部作品。每图后各载原文,并加注,说明作图之意。内容顺序为:李楷《离骚图经序》,作者《离骚图序》,《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图,目录:《离骚经》白文、《九歌传》(九图,先画,后原文,附注,自跋)、《天问传》(五十四图,先画,后原文,附注,作者《画天问图总序》,张秀璧《天问图跋》、《九章传》、《远游传》、《卜居传》、《渔父传》、《九辩传》、《招魂传》,皆白文。萧氏绘图考据精深谨慎,深得屈子诗旨(如将《山鬼》中的山鬼画成“含睇宜哭”的美女,突出《国殇》中楚国将士的“生死无二”的精神),笔意精细,形象生动。尤其《天问图》,无所依傍,全出心裁,姜亮夫赞曰:“古今无第二人有此精勤,亦无第二人有此伟构,可贵也。”(《楚辞书目五种》)。版本有:清顺治二年(1645)清顺治五年(1648)间刻本,上海、北京、南京、天津等图书馆藏。康熙刊本,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藏。1961年中华书局编辑所编辑,上海四联印刷厂影印《中国古代版画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诸病源候论

    见《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 蟫史

    十一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著有《说原》。本书专记鸟兽事实,所以名曰“蟫”,然而,蟫乃蠹鱼之别目,并非虫之总名。制名即有些不妥。全书分为羽虫、毛虫、鳞虫、甲虫、诸虫五类。

  • 月旦堂仙佛奇踪

    见《仙佛奇踪》。

  • 王艮斋集

    十四卷。清王峻(1694-1751年)撰。王峻,字次山,号艮斋,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王峻少敏慧,受业于陈祖范,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云南乡试正考官,补江西道监察御

  • 永顺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魏式曾、康赓修,李龙章纂。康赓,昆明人,曾任永顺县知县。李龙章,广东人,举人,曾任安仁县知县。永顺县志创修于雍正年间知县李瑾。乾隆十年(1745)知县王伯麟再修,五十八年(1

  • 四书辨讹

    六卷。清汪陞撰。汪陞字兰友,安徽婺源(今安徽婺源)人。是书题曰辨讹,首列先儒之注,辨其合不合;其次论及当世流行的著名时文;再次论及诸选家评跋之语。凡说之讹者,以点标记;不讹者,以圈标记;谛当明快者,则

  • 读诗商

    二十七卷。清陈保真撰。保真字怀甫,龙阳(今湖南汉寿)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书博采众说,自诗序以下,《毛传》、《郑笺》、《王注》、《孔疏》、朱子《集传》诸书皆有采录,虽称赅博,但也略嫌驳杂。引成说标明出处

  • 酒部汇考

    十八卷。作者不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者考证,当为清代人所著。是书对经史以及稗乘诗词凡涉及酒的一律记载,征采繁富。书分汇考六卷,总论一卷,记事五卷,杂录、外编各一卷,艺文四卷。然而是书编次错杂,尤

  • 朱九江集

    十卷。首一卷。清朱次琦(1806-1881)撰。朱次琦,字子襄,号稚圭。咸丰间以进士知襄陵。旋隐居九江乡。以启迪后世为务,学者称为九江先生。工八法。晚年生病时,尽燔其稿,人得其寸纸只字,珍以为宝。著有

  • 豫乘识小录

    二卷,清朱云锦撰。朱云锦,字絅斋,直隶永清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游幕河南,笔录其见闻,纂成书。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圣驾巡幸中州恭纪,田赋说,耗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