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句解

礼记句解

十卷。朱申(生平不详)撰。明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乾隆钦定《礼记义疏》,采朱氏之说颇多。自《曲礼》上,“很勿求胜分,毋求多”下,引此书“‘很’固有胜负之理,然务求胜则为斗很”等语。“定亲疏”一节,亦即引“亲疏定则分不差,嫌疑决则情不壅,同异别则文不杂,是非明则理不蔽”。以此本证之,与《义疏》同,只是有删节,而《月令》所引为多。自“孟春之月其虫鳞”下,引“春则左而仁鳞虫属焉”;“天子居青阳左个”下,引“‘左个’以其介于左”(皆朱氏《句解注》)。“至孟冬之月,虹藏不见”下,引“阴阳极乎辨,故虹不见”;“赏死事恤孤寡”下,引曰“赏军帅武人犹寡,赏死事而恤其孤寡所赏者为多”;“盖秋为少阴,而冬为重阴”。“坯城郭”一节下,引“城郭既补矣,又坯之,谨之至。门闾出入,或有不虞,故言戒。管龠犹今门锁不容慎”等等,不备录。“毋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下,引“自此犯彼谓之侵,减彼益此谓之削”。共二十余条。此外《文王世子》诸篇,亦有很多条。此本为戴震所阅,首卷首页曰:“一万四百六十八卷第三页”。卷一为《曲礼》;卷二为《檀弓》;卷三为《王制》及《月令》;卷四为“孟冬之月”至“季冬之月”,及《曾子问》、《文王世子》;卷五为《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卷六为《玉藻》至《学记》;卷七为《乐记》;卷八为《杂记》至《祭统》;卷九为《仲尼燕居》至《奔丧》(缺《经解》、《哀公问》);卷十为《问丧》、至《丧服》(中缺《燕义》)。而每卷每条,注《大典》卷数。“月”字韵在后,故此本戴校写明《月令》“自卷二万一千四百九十八至卷二万一千五百八”;“弓”字韵在前(一曰“东”),故《檀弓》写明“卷二百八至卷二百二十一”,皆与《永乐大典》《月令》《檀弓》卷数合。乾隆钦定《义疏》列引用姓氏,“宋朱氏申周翰(字)建安(里贯)”;清杭世骏《续礼记集说》亦列姓氏,自“宋张氏宓次(朱氏申在第五)七人”,言“皆卫氏(湜)所不及见”。则朱申时代,在卫湜之后。杭氏《续礼记集说·序》谓“宋元之后,千喙雷同”,并谓“元人之经疑,迂缓庸腐,无一语可以入经解”。而《永乐大典》中,至达数千篇,使人更信经窟中可以树一帜之难。此书则《续礼记集说》所引用多与钦定《义疏》相同。杭氏即在纂修《义疏》之列,足证此书尚在杭氏谓“可辑录者”。只是《义疏》采用此书颇多,而《四库》竟未辑录,据《永乐大典提要》考之,有“菁华已录,糟粕可捐”之语,其纂辑《提要》者,意本轻视宋人经学,且辑录《大典》内,涉四部书已不少,颇感厌倦,故如此言。宋人《礼记》著述,《义疏》采用,而《四库》未著录的书亦多,本不只此一书。但朱氏于讲论义疏外,也重考据,今《大典》已散佚;《四库提要》于《卫湜集说》下,言“自郑注而下,所取一百四十四家。自郑注孔疏外,无一存者”。而此书至今岿然独存,虽在卫氏之后,应属珍贵之编也。此书有抄本。

猜你喜欢

  • 论范

    二卷。元欧阳起鸣撰。起鸣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其书杂取经史诸子之语为题,各系以论,而以史事为多。共六十篇。《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所见多乖僻,不足采录。”《四库全书》列为“存目”(两淮马裕家藏本)

  • 五分比丘尼戒本

    一卷。梁代释明徽(?-522)撰。明徽,《续高僧传》列传称明彻,俗姓夏,吴郡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六岁丧父,出家住上虞王园寺,学无师。永明十年(492)竟陵王请僧祐去三吴讲律,途相识“从祐受学十诵,

  • 潜虚发微论

    见《潜虚》。

  • 莲峰志

    五卷。明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晚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崇祯举人。明亡隐居读书。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占衡阳时,投入抗清斗争,次年参加桂王政权。

  • 宋四名家诗

    清周之鳞、柴升同编。周之鳞字雪苍,浙江海宁人。柴升字锦川,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二人生平均不详。此集为宋诗总集。乃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四家诗合刊本。共六册。其中,苏轼《东坡诗钞》二册,收诗六

  • 湘芗漫录

    四卷,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清查彬著。彬字伯野,安徽泾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在皖、豫间做官三十年。此书主要是阐发《易》《诗》《书》及《三礼》的义理,而对《易》用力最勤。用六十四卦参证经史,不章解句释,

  • 删定管子

    一卷。清方苞(1668-1749)选。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有《方望溪先生全集》。方苞认为,《管子》一书“掇拾近古之政法,其义驳辞蔓,则众法家所附缀而成。且杂

  • 榕风楼诗存

    二卷。清杨渼皋撰,杨濮皋生卒年不详,字婉蕙,福建连城人,布政使杨簧之女,梁章钜之三媳,长乐梁恭辰之妻。清代诗人。少读书史,尤喜作考订典实题,在桂林时常与女诗人钱莲因一同游山赋诗,与梁茞林中丞长女梁筠如

  • 金陵纪事

    一卷。明末不著撰人名氏。《金陵纪事》记南明弘光朝政之事,叙述马士英、阮大铖及东林、阉党、领兵镇将之间矛盾纷争,诸臣持异议,排异己,门户之祸,侵入疆场,弘光小王朝以党事始,以党事终,如漏舟大海,倾刻覆没

  • 剑光楼诗钞

    四卷。词一卷。《文钞》一卷。清仪克中(1794-1835)撰。仪克中,字墨农,又字协一,原籍山西太平(今山西寿阳)人,后居广东番禺县。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少时聪颖,顷刻能作数千言,又能在方寸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