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清谭孝达撰。孝达字云初,四川涪州(今四川涪陵)人。是书首有孝达自序,次为凡例。是书大都纂辑旧说,不参杂己见。中附有图谱,来源于《钦定仪礼礼节图》、《周礼礼记礼器图》。书后附有龚元玠所增删的《孔子
二十卷。宋易祓撰。易祓字彦章,别号山斋,生卒年不详。潭州宁乡(今属湖南)人。据《南宋馆阁续录》载,淳熙十一年(1184年)上舍释褐出身。庆元六年(1200年)八月,除著作郎。九月,知江州。又周密《齐东
一卷。明朱睦(1517-1586)撰。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1577)举宗正,领宗学事。喜藏书,学者称“西亭先生”,比之汉刘向。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传》。该书大旨都在论辨诸家之异
不分卷。朝鲜朴准源(1739-1807年)、金祖淳(1765-1831年)等人于纯祖元年辛酉(1801年)奉命纂辑。朴准源字平叔,号锦石,潘南人,官至判敦宁府事。金祖淳初名洛淳,字士源,号枫皋,安东人
见“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四卷。清孙鼎臣撰。孙鼎臣,字子余,号芝房,湖南善化(今长沙)人。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十九年(1859)充贵州乡试正考官。咸丰二年(1852)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著有《苍莨文集》。著述
四卷。明徐鉴(生卒年不详)撰。徐鉴字观父,丰城(今江西南昌)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提督应天学政。本书采辑诸书中新艳的字句,分三十六门。而地理一类又自分都邑、山水、杂录三门。实际上为三十八门
十九卷。明陆简(1442-1495)撰。陆简,字廉伯,一字敬行,号治斋,别号龙皋,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编修,官至少詹事兼侍讲学士。著有《龙皋文集》。是集为陆简文集。凡
见《珩璜新论》。
不分卷。清王锡祺辑。此编为巨篇,不分卷,以省为纲,以山为目,分隶之。从盛京至内外蒙古,山名之下,各系小注。此志掇拾之勤,考证之功不可没。其不足之处:一、其注语皆不具出处,阅者将信将疑;二、详载内地,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