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矿石图说

矿石图说

一卷 不著撰人,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译。这是一本通俗启蒙类的地质学读物,全书一卷,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总论矿石;其次论矿石的形状性质及化学特性;再次为矿石的分类,作者将矿石分为十二类:石英类、光石类、似盐石类、金盐类矿、似非勒司巴耳类石;花刚石形矿类、光色矿类、繁矿类、含养食类矿、自然金类矿、含硫金类矿、烧料类矿。后面附论疆石并图一幅。所附矿石图绘制了各种类的矿石形色,以图为主,文字则为辅助说明的材料,直观通俗,是一本介绍矿石形类的入门读物,文字内容较为简单,远不及傅兰雅翻译的另一部地质学书《宝藏兴焉》。有1884年益智书会刻本。

猜你喜欢

  • 桧亭集

    九卷。元丁复撰。复字仲容。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不求仕进,放情诗酒,浪迹江淮。晚年卜居金陵城北。平生所著甚多,但脱稿即弃,因而多散佚。其婿饶介之及门人李谨之各据所得搜辑成帙。介之所编称集,谨

  • 天厨聚珍妙馔集

    一卷。作者不详。是书前有汝阳史维泉序言一篇,大意说,李顺之购买到一善本书,名为《天厨聚珍妙馔集》,为扩大传播,李氏将其刊刻,不知作者是谁。是书主要内容为记载制造饮食法度科例,分类编写。《四库全书总目提

  • 纲鉴正史约

    三十六卷。明顾锡畴撰。锡畴字九畴,号瑞屏,江苏昆山人。万历进士。崇祯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福王时进尚书,后为总兵官贺君尧所杀。是书编年纪载,于历代故事粗存梗概。为乡塾课蒙之本。“纲鉴”之名于《通鉴纲目

  • 墨子集解

    无卷数附属一卷。清末张纯一(生卒年不详)撰。纯一,汉阳人。从民国八年(1919)研究此书,达十七年之久,终日覃思,废寝忘食。他辨古字声形之转变,稽故书记载之异同,正伪补脱,颇得真诠。因此,《墨子集解》

  • 读史备忘

    八卷。明范理撰,范理字道济、天台(今属浙江)人。宣德庚戌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其书上起西汉,下迄唐代,前面先列诸帝王事迹,后面摘叙诸臣事实。材料来源及写作体例,主要参据正史,但其所分谋臣、丞相、名

  • 正朔考

    一卷。南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为辨别历法之作,力主周行夏时之说。全书共分三篇,首举《诗经·豳风·七月》诗,次考六经及先秦古书与历代正史所书之月,皆为夏正

  • 金石学补录

    三卷。清陆心源撰。陆心源(1834-1894),著名藏书家。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咸丰举人,光绪时官至福建盐运使。其藏书处有三:一名皕宋楼,藏宋元刻本及名人手钞本;一名守

  • 礼经宫室答问

    二卷。清洪颐煊(1765-?)撰。洪颐煊,字筠轩,浙江临海县(今地名同)人。颐煊苦志笃学,与兄坤煊、弟震煊常夜借佛灯围坐,谈经不辍。曾与其弟一起被阮元招往行省就学。颐煊尤精研经训,熟习天文,贯串子史。

  • 儒行集传

    二卷。明黄道周(作者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五。《儒行》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其分为十七章。上卷凡八章:服行第一,自立第二,容貌第三,

  • 诸经纪数

    十四卷。明徐鉴(详见《诸书考录》)撰。本书仿《小学绀珠》的体例。摘取十三经之中带数字的成语,以类相比次。自一至万数。其中有一句兼诸数者别称为垒数。各标本语,引上下文及注疏附于词语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