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遗室诗话

石遗室诗话

三十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近代文学家。光绪举人,任学部主事。曾为张之洞幕客。著有《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集》。辑有《近代诗钞》、《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等。作者数十年来多说诗,意有所得。是书为辛亥革命后所作,是“同光体”诗派的主要评论著作。卷首有陈衍《自序》。其第一则称,此诗话是受郑孝胥和沈曾植怂恿而为,与《自序》内容相当。第二则叙述了道光、咸丰以来宋诗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第三则意在说明“同光体”的由来,属于综论。作者认为,清诗自道光以后略分为两大派,一派为“清苍幽峭”,一派为“生涩奥衍”。“清苍幽峭”派上由古诗十九首为源,由苏武、李陵、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贾岛、姚合以降,经宋人陈师道等、元人范椁等、明人钟惺等而承入清代。清人则有陈奂、魏源、郑孝胥接续。特点为“洗炼而熔铸之,体会渊微,出以精思健笔”。“生涩奥衍”派起自《急就章》,下有韩愈、孟郊、樊宗师、卢仝、李贺、黄庭坚。晚清则有郑珍、莫友芝、沈曾植、陈三立相连续。其特点是“语必惊人,字忌习见”。是书顺序论述了近代沈曾植、郑孝胥、林旭、陈三立、易顺鼎、叶大庄,陈木庵、杨曾荦、江瀚、丁惠康、陈增寿、沈瑜庆、林纾、秦树声、王乃征、俞明震等诗人。故而影响很大。有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南都应试记

    一卷。明吴应箕(1594-1645)撰。吴应箕,字风元,更字次尾,安徽贵池县人,明末学者。崇祯十五年(1642年)副榜举人,早年入复社,后为复社重要骨干和领袖。能古文诗词,有匡济之才,负一时盛名,公卿

  • 东家杂记

    二卷。宋孔传撰。孔传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初名若古,字世文,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高宗初南渡,流寓衢州(今属浙江),官至右朝议大夫、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封爵仙源县开国男。卒年75岁,时间不

  • 心印正说

    三十卷。清代吴台硕撰。吴台硕字位三,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此书成于康熙壬申年(1722)。全书用“学术治功之要”分立篇目,计有三十四类目,每类目下又各有子目,还有注释。全书广泛征引程朱理学著述中有关内

  • 东园友闻

    一卷。撰者不详。此书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载在曹溶《学海类编》中,所录内容皆宋元间事,检核其文,完全是剽窃孙道易的《东园客谈》,仅改了题名,所以是伪书。详见《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类存目。

  • 天寥年谱

    一卷。续一卷。别记一卷,甲行日注八卷。明叶绍袁(1589-1648)自撰。绍袁字仲韶,号天寥道人,江苏吴江人。天启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崇祯三年(1630年)乞归。明亡后出家为僧。著有《湖隐外史》、《甲

  • 集验背疽方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

  • 格物图

    一卷。明孙丕扬(生卒年不详)撰。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今属陕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此书分为四篇,一曰《格物图》,二曰《明物解》、三曰《原物辨》、四曰《人物镜》。其书原有总

  • 拜石山房词抄

    四卷。清顾翰(1783-1860)撰。顾翰字蒹塘,锡山(今江苏无锡)人。清代词人,嘉庆举人。曾为京城教习,出知泾县。工诗,尤善填词。晚年主讲东林书院,著有《拜石山房诗词集》。另辑有《泾川诗抄》。所著《

  • 道安室杂文

    一卷。《肖间堂遗诗》一卷。《戴华平安室词》一卷。《平安室杂记》一卷。清肖道管(1855-1907)撰。肖道管,字君珮,一字道安,陈衍之妻。侯官(今福建闽侯)人。自幼勤于功读,书法秀劲。婚后随陈衍宦游四

  • 颜氏家训

    二卷。北朝时颜之推(531-约590)撰。颜之推字介,山东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县)。其父勰,对《周官》、《左氏学》很有研究,颜之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十二岁时,正值梁湘王绛自讲老庄,于是拜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