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经补考

石经补考

十二卷(道光八年刻本)。清冯登府(1783-1841)撰。登府字云伯,号柳东,浙江嘉兴人,嘉庆庚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宁波府教授。著有《三家诗异文疏证》。此书共七项内容:《国朝石经考异》二卷;《汉石经考异》二卷;《魏石经考异》二卷;《唐石经字辨》一卷;《后蜀石经考异》二卷;《北宋石经考异》一卷;《南宋石经考异》二卷。按,清石经于乾隆五十八年勘定立石。蒋衡所书,依唐开成石经,参以各善本,多所订正。彭元瑞曾撰《石经考文提要》十三卷,以证校正所自。当时因急於告竣,未及尽改。嘉庆八年奏请重修,复命廷臣磨改,以期尽善。故前后拓本不同。此编从改定石本,以各石经及宋本考证明闽监毛本之讹,间采彭氏《提要》及阮元《十三经校勘记》,以核其同异。故此书最为详善。然而蒋衡书法虽工,但疏于字体,如以“”代“墉”,省“箧”成“”之类,尚未能纠正。又洪适《隶释》所载汉石经残石无《周易》,故此书惟录陆氏《经典释文》所引石经《系辞》“先心”一条。陆氏是隋唐间人,所见必定是熹平石经。近岁出土的汉石经残石,有《周易》的《文言》和《临》、《观》、《噬嗑》、《贲》、《剥》五卦的遗字,这些则是冯氏所未见的。又此书之《仪礼》下引洪氏的话说,石摩灭,字画比他经不明白,并无古今文之异,故不复具释等等。近岁出土的汉石经残石,有《仪礼·乡饮酒礼》,其“僎者降席”,今本“僎”作“遵”,郑注:“今文遵为僎”,此与郑注合。这也是冯氏所未见的。洛阳新出土的魏三体石经,也是《尚书》《春秋》,但其内容都是《隶续》及苏望民刻本所无的。至于其《唐石经误字辨》,则认为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所勘未尽,而其间亦有以为误而非误的。这些内容,据冯氏自序,是其友李贻德校勘的。蜀石经,则除《毛诗》而外,仅存《周礼》残碑、《左传》残碑及所采《尚书》遗字、《毛诗》遗字、《左传》遗字、《论语》遗字而已。而刘体乾的《蜀石经》(八册,庐江刘氏影印本)则有宋拓本《周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经、注加在一起,共有四万六千四百余字。恐怕以后的搜集,再也不会有多于此了。关于《北宋石经考异》,据冯序称,吴山夫《金石录》载,颜贾亲向开封府学拓得的嘉祐石经,尚有《周易》二碑,即《升》、《困》、《革》、《鼎》、《未济》五卦及《系辞》前七章;《尚书》三碑,存《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縢》、《康诰》、《酒诰》七篇。但等到毕沅为官中州,亲向开封学官询问时,碑已无存。只有陈留仅存《周礼》卷一及卷五中数碑。钱大昕《金石跋尾》所言亦同。其实开封府学尚有《孝经》残碑,自第十章“在丑恶不争”至第十四章“居家理上”。陈留《周礼》残碑,则共有二十石,已移往开封。南宋石经今在杭州,在冯氏之时虽存八十六石,但诸经皆非足本。《礼经》只有《中庸》。诸碑亦已漫漶。冯氏就所可识者,考其异同,间或采取见于他书的遗字补充进去。冯氏对于石经,可谓用力甚勤了。又,冯氏此书尚有自刻本。

猜你喜欢

  • 勘靖教匪述编

    十二卷。署石香村居士编。作者真名实姓不详,据自序为四川人,曾中举人,约生活于嘉、道年间。此书记乾、嘉时期川、陕、鄂三省白莲教起义经过,主要取材于《钦定平定三省邪匪方略》,参之以稗官野史,按省、依事排比

  • 成都名画记

    见《益州名画录》。

  • 群史品藻

    三十卷,明戴璟撰。戴璟字孟光,号石屏,奉化(今属浙江奉化)人,嘉靖年间考取进士,官至佥都御史,派往广东担任巡抚,退休后死于家中。戴璟著有《广东通志初稿》、《五经会同》、《汉唐通鉴品藻》等。《群史品藻》

  • 周易浅释

    四卷。清潘思榘(1695-1752)撰。潘思榘字补堂,江苏阴湖(今常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至福建巡抚。此书均就卦变之法以求象,就象以明理,每卦均注明来自某卦,谓之“时来”。前有白瀛所作序

  • 周易发例

    一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见《周易稗疏》条)撰。王氏说易不信陈抟之学、京房之术,对于先天诸图及纬书杂说也极力排斥,亦不附会老庄之旨空谈玄妙。其言必证实,义必切理。此书守彖爻立诚之辞,以体天人之理,作者论

  • 沈氏农书

    一卷。明涟川沈氏(生卒年不详)撰。沈氏,湖州府(辖境相当于今浙江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人,不知其名。《沈氏农书》主要讲述作者生活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书中包括五个部分。“逐月事宜”,为农家月令,分

  • 贞翁净稿

    十二卷。明周伦(1463-1542)撰。周伦,字伯明,晚号贞翁,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官至南京刑部部尚书。谥康僖。著有《贞翁净稿》。是稿经明士英删定,由周伦之子周凤起刊

  • 续画品

    一卷。又称《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

  • 谷城山馆文集

    四十二卷。明于慎行(1545-1607)撰。于慎行,字可远,更字无垢,今山东省东阿县人。隆庆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慎行学贯百家,明习典故,文学已为时冠。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集》等。此书乃其所作

  • 诗音

    十五卷。清高澍然(生卒年不详)撰。澍然字雨农,福建光泽(今福建光泽)人。嘉庆七年(1802)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好古文辞。著有《春秋释经》十二卷、《论语私记》二卷、《诗音》十五卷。是书分平上去十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