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埭县志

石埭县志

①八卷,明黄蓥修,冯光浙等纂。黄蓥,江西赣县人,举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来任石埭县知县。冯光浙,石埭县司教。石埭县志自明弘治四年修后,已五十余年未经纂辑,且旧志历时既久,亦复残缺,无可稽考,黄蓥莅任,有志于重修,乃设局纂辑,延冯光浙等主其事,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告竣。此志析为八篇:舆地篇、风土篇、建置篇、赋役篇、祀典篇、官秩篇、人物篇、杂著篇,又于各篇之下,别分子目,共六十有七,而以图列之篇首。此志体例,仿《大明一统志》,而略有变通,分列纲目,粗具规模,且于旧志之遗阙,亦多厘正。旧志于户口、土田、赋役、物产,皆略而不书,此则悉为增益。有明嘉靖三十五(1556)刻本。②八卷,清姚子庄修,周体元纂。姚子庄,字六康,广东归善县人,康熙五年任石埭县令。周体元,石埭县儒学训导。石埭县,乃古丹阳郡,明以石埭属池州,清因之。石埭有志,创于明成化,迄嘉靖、万历而三修,下距此志,已七十余年。康熙九年,石埭知县姚子庄,延周体元司任编纂,摭拾遗书,博采遗事,历五载而志成。此志卷一为舆地志;卷二为风土志;卷三为建置志;卷四为赋役志;卷五为秩官志;卷六为选举志;卷七为人物志;卷八为艺文志。又于各门之下,别分子目,共七十有八。此志《赋役志》门,于其《起解》、《支给》、《申详》、《条议》等诸目中,叙录颇详,一县财政,了如指掌。观其全志,分析精密,记载完备,在清初方志中,堪称佳著。有康熙十四年(1675)刻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水洲文集

    四卷。明魏良弼(1492-1575)撰。魏良弼,字师说,别号水洲。新建(今江西南昌市)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迁刑科给事中,以刚直著名。因劾御史马歇等下狱,还职迁礼科都给事中,以劾张璁,削籍归

  • 礼书通故

    一百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字元同,生卒年不详,定海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先后作过分水训导、内阁中书,朝庭特旨升用教授。此书阐发礼学,广采百家,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对前人学说择善而从,足可称“体大

  • 无锡县志

    四十二卷。清徐永言修,严绳孙、秦松龄纂。严绳孙,字荪友,江苏无锡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博学鸿儒荐召试,授翰林检讨,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与秀水朱彝尊、吴江潘耒、富平李因齐称四布衣。参于修纂《

  • 径山费隐禅师语录

    一卷。清释行和(生卒年不详)编。行和生平事迹不详。行和所编《径山费隐禅师语录》为语录体佛书。费隐乃是释通容的字,他俗姓何,福清人(今地不详)。幼年遗孤,由其叔父送去慧山出家,后长住天童寺。此语录所记内

  • 剡源文钞

    四卷。清黄宗羲(生平详见《易学象数论》)编。此集为戴表元文选集。共四卷。清代戴表元《剡源集》传本甚少。故黄宗羲选其代表作编成此集。其中记十六篇,序三十六篇,墓志铭四篇,题后九篇。亦间有黄宗羲点评。因所

  • 尚书既见

    三卷。清庄存与(1719-1788年)撰。庄存与字方耕,号养恬,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清代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通六经,尤其擅长《春秋》。他提倡今文经学,发挥《公羊传》,宣传《春秋

  • 南汇县新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胡志熊修,吴省钦等纂。胡志熊,湖北孝感人,清乾隆间知事南汇县。南汇自雍正十三年(1735),邑令钦琏始修南汇志,乾隆五十八年(1793),胡志熊继钦志之旧而续之,成新志。卷首为序文、

  • 永春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郑一崧修,颜铸等纂。郑一崧,乾隆末年任永春州知州。永春州志可考者始于明万历四年。其后曾数修。郑一崧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不足处,又设局重纂,终成此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印。共十

  • 说经

    三卷。清韩泰青(生卒年不详)撰。泰青字南月,别号渔津老人,江苏萧山(今属浙江省)人。泰青之父韩仲遹,字绍闻,好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圈阅九遍,论著颇富。泰青幼承父学,后又师从蔡柯山、周青崖。所著《说

  • 官爵志

    三卷。明徐石麒(1578-1645)撰。徐石麒,初名文治,字宝摩,号虞求,浙江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因限制魏忠贤违法需索,而遭诬陷,削籍为民。崇祯初起为南京礼部主事,累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