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韩则愈撰。韩则愈字秋崖,河南鄢陵人。《雁山杂记》檀几丛书本,共一卷。兹篇谓雁山自宋代起逐渐扬名天下,其峰峦秀异,别具一种情态。然雁山土气薄,石皆骨立,开垟逼仄,故梵刹兴废不常,不能容众,或如灵
三十六卷。清张谦宜撰。张谦宜字斋,山东胶州(今山东胶县)人。是书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主,以《四书或问》为次,以《朱子语类》为再次,加上《朱子文集》。《大学》开首又有纲领,题曰广注。凡朱子所说涉及到四书
二卷。清管干珍撰。干珍字阳复,号松厓,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乾隆进士,官至漕运总督,《阳湖志》“干珍”作“干贞”。此书分为上下两卷,不按章句,泛论概要,以箴规人事。每节归宿不是“圣王经纶天下之根本”
二卷。《附录》一卷。宋高登(?-1148)撰。高登,字彦先,号东溪,漳浦(今福建漳浦县)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宣和间,为太学生。金人犯京师,高登与陈东上书,乞诛蔡京、童贯等六贼而用李纲、仲师道。绍
六卷。清潘承焯,吴作哲修,王应亨纂。潘承焯,湖南安乡县人,举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知县。吴作哲,甘肃阶州人,举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任知县。旧志创修于明代县令胡会宾,康熙、雍正四次相继重
无卷数。不著撰人。明末清初目录学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逐录有该书,亦称不知撰人。其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之例,记述明太祖事迹,名为《高庙纪事本末》,知其撰人当为明朝人或明末遗老。全书四十篇,大多抄录《明
二十四卷。明唐汝谔撰。唐汝谔字士雅,上海松江人。天启中以贡生官常熟县教谕。著有《诗经微言合参》。是书因其兄唐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今体。此则分为古歌谣
十卷。明邓庠(1447-1524)撰。邓庠,字宗周,号东溪,宜章(今湖南宜章县)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两广布政使、南京右都御史,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终苏州巡抚。著有《东溪稿》
十五种,二十九卷。清蒋德钧编。蒋德钧,湖南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原书未题编者名氏,总目后题“湖南经世堂印行”。曾国藩《杂著钞》题曰“湘乡蒋德钧节编”,始知编者。丛书收清人撰著辑钞十五种:曾国藩辑《经史
共十卷,各五卷。《转注古音略》另附《古音后语》一卷。明杨慎撰。《转注古音略》卷首有嘉靖壬辰(1532年)春二月吴兴顾应祥序及杨慎《答李仁夫论转注书》。杨氏不赞成宋人叶韵,认为宋人叶韵是无标准的,是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