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白云集

白云集

① 四卷。元许谦(1270-1337)撰。一名《许白云先生文集》。许谦字益之,金华(今浙江)人。少孤,颖悟异常,稍长即力致于学,受业于金履祥。公卿累荐,不仕。暮年讲学从者千余人。晚年自号白云山人,世称白云先生。著有《白云集》、《四说丛说》等。此集全称为《许白云先生文集》或《白云许先生文集》。凡四卷。乃明正统十二年(1447)金台李伸于其祖妣王氏家得许谦诗文残稿,编次而成。卷一为赋、序、记、行状,卷二为启、文、书,卷三为论、说、讲义、题跋等,卷四为诗、词。明成化二年(1466),由江浦张瑄初刻于广东,前有金华陈相序,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另有明正德十三年(1518)陈纲重刻本,其跋称“脱去数页,竟不可得”,并“更其名曰《白云存稿》。”今观其集,许谦虽讲朱子之学,不甚留意于词藻。但其诗颇清丽,五古尤谐雅音,非“击壤派”可比。文也无宋人语录之气。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续集》本、明正德本等行世。② 三卷。元释英撰。释英字存实,号白云,俗姓厉,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是唐诗人厉玄之后人。自幼好学不倦,稍长即以诗为文坛主流。曾出游江湖,与赵孟頫结识。后在天目山出家。著有《白云集》。此集共三卷。前有至元二十九年(1292)牟山献、赵孟頫、胡长孺、林昉、赵孟若等人序。据孟頫序称,其集“凡诗一百五十首,分为三卷。”今存的《白云集》仅有诗约一百首,各卷亦未按体裁分类编次,不知为何人所精选刊行。其诗号称“诗不离禅,禅不离诗”,“超然有出世外之趣”。较为平白自然,不事雕琢,亦缺乏雄浑宏伟之气。有《元诗选初集》本行世。③ 七卷。明唐桂芳(约1360前后在世)撰。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福建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任广东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安徽徽州(今歙县等地),召对称旨,命之仕,以瞽废辞。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三。著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据《明史·艺文志》载,唐桂芳有《白云集略》四十卷,今已不传。此集是从程敏政所编《唐氏三先生集》中录出的。凡七卷。其诗文在当时已颇有盛名。其文以气为主。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其尝慕苏老泉闭户探颐,古今上下,融液胸臆,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认识到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这是苏老泉家传法。由此可以见其宗尚所在。故所作之文较为开爽,绝无晦涩之病。诗亦清谐婉丽,出语惊人,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如《送杨君济赴广西幕宪》中“江天露洗星辰湿,海岛风清瘴雨低”等诗句,流畅圆美,颇合雅音。由于集中所载之诗文(如《重修兴安府孔子庙记》、《赠汪德元序》、《黄宪佥唱酬诗序》等)涉及很多明建国前之事,故对研究明建国之前的历史,颇有助益。是集收入《四库全书》。④ 七卷。明陈昂撰。陈昂,字尔瞻,一字云仲,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自号白云先生。是集前有钟惺所作传,称集本十六卷,又有排律一卷。陈昂没后,散佚无存。万历四十六年(1618),其同里宋珏重加收集,仅得五言律诗七百首,七言律诗十二首。四库编者评:“其诗颇学少陵、右丞,得其形似”。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易纬略义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惠言详见前提要。此书为评说《易八纬》之作。《易八纬》分别为“乾坤凿度”、“周易乾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易纬通卦验”、“易纬乾元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坤

  • 潞安诗钞

    十六卷。清程之玿、常煜辑。程之玿和常煜均为山西长治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编分前后两编。前编为程之玿集,后编为常煜集。前编为潞安明诗之选。对原诗重加抉择,细酌去留,详注其里爵出处。信者因之,疑者阙之

  • 八卦方位说

    无卷数。清俞樾撰。此书所指卦位既不是朱子所说的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的邵雍卦位,也不是《说卦传》中的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乾西北、艮东北、坤西南的卦位。而是根

  • 楚辞达

    一卷。清鲁笔(?-约1747)撰。鲁笔,字雁门,号蘸青,一号榆谷,雷州(今广东海康)人。科场屡受挫,遂闭门著书。精六书韵律。有《见南斋诗文集》、《楚辞达》。乾隆年刊本有梁同书序与方城的书后跋。嘉庆刊本

  • 读异书

    四种,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所收四种为《随园琐记》一卷、《惊喜集》一卷、《香钦楼宾谈》一卷、《妒律》一卷附《闺律》一卷。《随园琐记》为清袁祖志所辑,记随园遗事。《惊喜集》、《香钦楼宾谈》则为杂记异闻及

  • 读书斋偶存稿

    四卷。清叶方蔼(1682-?)撰。叶方蔼,字干吉,号訒庵。昆山(今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卒谥文敏。叶方蔼得官入朝后,就因文章得到顺治皇帝的赏

  • 读韩非子札记

    三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读韩非子札记》是收入《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十二种书。书中对《韩非子》一书作了颇为详尽的校释,其中对一些错误的纠正非常可信。当然书中也不乏依据主观擅自改动之处。《续四库全

  • 七十二候表

    一卷。清罗以智(生卒年不详)撰。罗以智,字镜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具体事迹不详。表前有道光丁酉(1837)戊戌(1838)间庄仲方、姚元之、胡敬诸人序,后有道光十九年(1839)项名达、光绪六年(

  • 有怀堂诗文集

    一卷。清田肇丽(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田肇丽,字念始,户部侍郎田雯之子,山东德州人。官户部郎中。少以才高自傲,后屡试不中,故述怀诗有“惭非科名人”之句,为此耿耿于怀。其诗文均有抒胸臆,但品格只在一

  • 檆溪居士集

    十二卷。宋刘才邵(?-1155)撰。刘才邵,字美中,号檆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大观二年(1108)以上舍起家,为赣、汝二州教授。宣和二年又中宏词科,累迁校书郎。以养亲归家居十年。绍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