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珠泉草庐诗钞

珠泉草庐诗钞

四卷。廖树蘅(生卒年未详)撰。廖树蘅,湖南宁乡人。清岁贡生。官宜章清泉等县教谕、内阁中书。树蘅以端正干济著称,久斡湖南矿物,为当事所倚重,而亦能诗。陈三立称其诗芳鲜澄澈。王闿运亦称其诗裔皇中宫音,决非乡曲穷愁之士。虽皆出自交游赞许之词,但意有所允。树蘅诗之气度凝炼,音节亦铿锵不凡。考宁乡以吟咏著者,当首推明季遗民之陶汝鼐。荣木堂一集,所与唱酬,皆当时知名之士。是后声响歇绝者几百年。乾嘉而后,有陶章、沩河焕、胡泽泷、周云台、易清照、邓枝鳞、黄本骥诸人,稍振宗风。至道光中,邓显鹤任宁乡县学训导。显鹤素以提倡风雅为己任,居宁乡者十余年。于是承其风起者有刘基定、刘希蕺、梅钟澍诸家。而基定之所成就独为杰出。光绪间有隆观易,为陈三立所称。清末迄民国之初,则当推树蘅与程颂万。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衡阳自刻本。

猜你喜欢

  • 儒函数类

    六十二卷。明汪宗姬(生卒年不详)撰。汪宗姬字肇郃。此书在《明史·艺文志》中作《儒数类函》,约刊本之误。书中所录故实皆以数统计,自一至万。书之体例冗杂。

  • 灌江备考

    一卷。清王廷珏撰。王廷珏,钱塘(今杭州)人。雍正间任成都水利事宜,博搜有关水利碑记之文,辑录十数余篇,而成是书,以备治水利者之参考,故曰灌江备考,又曰灌江定考。乾隆间刻印,共一卷。其谓天下之水发源于昆

  • 传法宝记并序

    残存一卷。唐代杜朏(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撰。《传法宝记并序》一书,专记历朝历代传播佛法之人,至唐代当阳玉泉寺释神秀为止。此书大体在唐开元年间写成,此时禅宗早已分为南北两派,法统之争正值激烈时期,故

  • 卫生集

    四卷。明周宏(生卒年不详)撰。周宏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前有正德十五年(1521)自序,又有五言律诗一首,语言浅俗。书中医论外感皆取法于仲景,内伤皆取法于李杲,湿热取法于刘完素,杂病取法于朱震亨。论说公允

  • 岘泉集

    四卷。明张宇初(?-1410)撰。张宇初,字子璇,江西贵溪人。张道陵43世孙。洪武十年(1377)袭掌道教。《明史·方技传》附见其父正常传中。建文时尝因坐不法,被夺印诰,成祖即位复之。又尝受道法于长春

  • 枣林艺篑

    一卷。清谈迁(1594-1657)撰。谈迁原名以训,字若观,浙江海宁人。明诸生。入清后更名迁。所著多种,有《海昌外志》等。是编载曹溶所辑《学海类编》中,即谈迁《枣林杂俎》之一卷。所谈诗文,皆不出明人门

  • 说嵩

    三十二卷,清景日畛著。景日畛(约1662-1733),字东旸,号嵩崖,河南登封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高要县令、礼部侍郎、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全书三十二卷

  • 镶黄旗汉军洪氏支谱

    一卷。清洪氏子孙撰。该谱为明末清初洪承畴本支宗谱。以承畴为第一世,自一世以下凡谱九世,皆本房之一支。历叙名字表号、身世略历、生卒年月、莹域山向以及妻室子嗣等。断制极为得体,可谓家乘中之善本。现存抄本。

  • 永宁州志

    清胡朝宾修,高首标纂。胡朝宾,河北钜鹿县人,出身贡士,顺治九年(1652)任永宁州知州。其志在明朝时毁于兵火,不可考究。胡朝宾掌永宁州时,举修志之事,叹旧志无存,虽搜罗散佚,仅得四十五篇。其在书前序中

  • 濮川诗抄

    三十五卷。不著编者姓名。据张宏范《霁阳集》后有陈春宇跋,称从祖谨学公选刻濮川诗钞,而陈光裕《荻书楼稿》前题谨堂集,则是编应为陈光裕所辑。凡三十五卷,辑入诗人二十九家。包括:计濮淙《澹轩集》一卷、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