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吕洞宾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本杂剧借真人写假事,以民间传说为题材。故事大致为:宋时书生石介笃学有志,乐善嫉恶,因犯夜禁,被太师蔡京之弟蔡寄拘押。吕洞宾到蔡府施仙术,变化多端,蔡寄有感,遂放了石介。不久,石介考中状元,返归故里。吕洞宾前往度其为仙,又度蔡寄豢养的家犬,使其化作人身,飞升而去。此剧乃作者借传说故事,写心中不平,刺世道浊恶,故剧中多有愤世之词。本书存于清顺治友声堂刊《泺函》本。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本杂剧借真人写假事,以民间传说为题材。故事大致为:宋时书生石介笃学有志,乐善嫉恶,因犯夜禁,被太师蔡京之弟蔡寄拘押。吕洞宾到蔡府施仙术,变化多端,蔡寄有感,遂放了石介。不久,石介考中状元,返归故里。吕洞宾前往度其为仙,又度蔡寄豢养的家犬,使其化作人身,飞升而去。此剧乃作者借传说故事,写心中不平,刺世道浊恶,故剧中多有愤世之词。本书存于清顺治友声堂刊《泺函》本。
不分卷。佚名编。该地为今日的四川康定县。此地为康熙四十年(1701)开创历史。《打箭炉志略》传抄乾隆本。该志不分卷,分为:建置、疆域、职官、山川、津渡、城垣、庙宇、营汛、坛庙、台务、关榨、土司、驿递、
三卷。题“华胥大夫著”,作者真名为晚清张际亮。张际亮(1799-1844)字亨甫,号华胥大夫,福建建宁人。道光十六年(1836)举人,因得罪权贵,被人目为“狂生”,一生不曾作官,放浪山水,出入歌楼剧院
二卷。清孙经世撰。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诸生,师从陈寿祺,精经学小学。尚著《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说文说》等多种。《经传释词续编》
六卷。清江德中(生卒年不详)撰。江德中字汉若,歙(今安徽歙县)人,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著有《西粤对间》。《卮坛对问》是江德中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首卷论述支干及日月星云之事。二卷至六卷都是杂论经史,著者
十六卷。明顾懋樊撰。懋樊字霖调,仁和(今浙江余杭)人。他自题桂林,是举他所居之地而言。崇祯中副榜贡生。科分不详。此书前面有其父《七宝山解易影》多则,还有《诸儒姓氏考》一卷,罗列从周代到明朝的几百《易》
一卷。清顾成天(约1722年前后在世)撰。顾成天字良哉,号小崖,上海(一作娄县)人。顾成天有《离骚解》(已著录)。成天所作诗二千余首,尝以质于蔡嵩。蔡嵩为摘其中有关世教者八十三首,抄为此集。该书《四库
七卷。诗二卷。清熊国均(生卒年未详)撰。熊国均,字秉揆,湖南长沙人。乾隆间贡生。集中第二卷《复刘侯论文书》,有“承示《斯馨堂集》”之语,知国均为刘暐泽之友,暐泽文虽不足成家,尚觉文从字顺。熊国均文亦时
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学贯中西,文章学术百年来无第二人,其忠君之心,根深蒂固,愚而近痴,亦民初一人而已。此集收壬子(1912)癸丑(1913)二年间侨居日本所作之诗,收古今体诗二
二卷。明代释通琇等编。通琇生平事迹详见《普济玉林国师语录》辞条。《年谱》一书,为编年体。专载通琇生平大事。以年代先后为序,以通琇本人活动经历为主,逐年逐月详载通琇所做的有意义之事。此年谱对于全面了解通
二卷。印存元览二卷。清胡正言撰。胡正言字日从,海阳(今广东潮安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只知其以摹印称名一时。此书是胡正言的印谱,《印存初集》是以朱印之,《印存元览》是以墨印之。大抵名字印为十分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