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片玉集校记

片玉集校记

一卷。朱孝臧(1857-1931)撰。朱孝臧事迹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辞目。孝臧先得汲古阁旧藏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又得士礼居别藏陈注本,更以元巾箱本毛本及《花庵词选》、《阳春白雪》、《乐府雅词》、《草堂诗余》诸书,参互校订,择善而从。既刊陈氏注本,复辑校记于后,所校颇为详细,然亦有可疑者。清真〔荔枝香〕“口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校记云:“原本无口,从郑文焯校,郑说见其所校《清真集》。其言曰:汲古脱一字,方千里和作正作九字句可证。”万氏《词律》谓清真是句所脱,或系间字、愁字之类。戈选乃拟作间,《词萃》因之,终以无据。宜从盖阙之例。考陈注本、元巾箱本、毛本并无间字,亦无阙文符号。然柳永此句,作“遥认众裹盈盈好身段”,方千里和周词,作“深涧此泻飞泉溜甘乳”。杨泽民和词,作“相与共煮新茶取花乳”。陈允平和词,作“金泥帐底双虬自沈乳”。吴文英《送人游南徐》一首,作“因语驻车新堤步秋绮”。《七夕》一首,作“天上未比人间情更苦”,并为九字。至于间字,《历代诗余》已如此,非始戈丁,然《历代诗余》独有间字,亦难明其所据。〔荔枝香〕第二首。孝臧亦引郑说,其实此词,无法校订。文焯凭臆妄改,殊不足信。灯偏帘卷,义本可通。文焯所改,转诘曲矣。又〔六丑〕“恐断鸿尚有相思字”,文焯尝据庞元英谈薮,以证此句当作断红,颇为精确。而孝臧亦引庞说,不列郑名。疑似者则引郑说,精确者则据为己有,实令人不解。有彊村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后画品录

    见《续画品》。

  • 清帝系后妃皇子皇女四考

    四卷。附年表一卷。清末民初吴昌绶(生卒年不详)撰。昌绶字印臣,仁和(今浙江杭县)人。该书仿谈迁《国榷》体例,以大清十朝为纲,每朝首纪年号及皇后、皇子、公主。分类与唐邦治《清皇室四谱》略同,且较简略。现

  • 善化县志

    ①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王勋修、王馀英纂。王勋,曾任善化县知县。考善化县志,明万历年间知县唐源创修,崇祯年间知县黄承中再修志。其后康熙和乾隆年间均曾重修县志。此志则为王勋任善化县知县后所修。《善化县

  • 枕流日札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有引明薛瑄、蔡清、吴与弼事,由此断定此书作者为明中叶以后之人。书首有自题,称“偶有会心,即述诸楮,不伦不次,或佛或儒。”从此书所录各条来看,大致属格言一类。其中间或也有解析字义

  • 开国纪略

    不分卷。清未著撰人姓名。该书的断限为两段:第一段自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攻克尼堪外兰图伦城起,至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迁都沈阳止;第二段自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建

  • 毕太夫人行述

    一卷。清孔繁灏(18061862)撰。繁灏字文渊,号伯海,山东曲阜人,系孔子74代孙,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龚封衍圣公。毕太夫人为湖广总督毕沅之女,繁灏生母,卒年58岁。书中记毕氏懿行及其他琐事甚

  • 黑龙江述略

    六卷。清徐宗亮纂。徐宗亮(1834-1905),字晦甫,号椒岑,安徽桐城人。父丰玉在田家镇战死,宗亮袭骑都尉世职,因终身不仕,以文章遨游于公卿间,曾入李鸿章幕。光绪三十年(1887)黑龙江将军恭镗聘其

  • 攀古小庐杂著

    十二卷。清许瀚撰。此书为作者的札记,其中《经传说》三卷,附杂考;《小学说》二卷;《金石说》五卷,附考三篇;题跋二卷,附书后三篇。全书于经传考证、金石之论有一定参考作用。版本不详。

  • 诗法源流

    三卷。作者不详。末有至治壬戌杨载旧序一篇,称少年游浣花草堂,见杜甫九世孙杜举问所藏诗律,杜举说杜甫之诗法,不传诸子,而传其门人吴成、邹逐、王恭。杜举得之于三子,因以授杨载,其说极为荒诞。所载凡五言律诗

  • 伤寒发微论

    二卷。宋许叔微(详见《类证普济本事方》)撰。此书共二十二篇,分上下两卷。上卷首论伤寒七十二证,阐述诸证病机、证治及方药。以下各论并下卷诸篇均为零散札记,虽无系统,但不离伤寒本旨,尽融作者体会,来自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