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淮海集

淮海集

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宋秦观(1049-1100)撰。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为临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由苏轼荐为太学博士,累迁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坐党籍,削职徙郴州、雷州。徽宗立,放还至藤州,卒。秦观的诗文,苏轼誉为“有屈、宋才”,王安石亦称为“清新似鲍(照)谢(朓)。”《敖陶孙诗评》谓其诗“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文学史上以词知名,为“婉约派”正宗,其词华弱婉丽,自成一家,对周邦彦、李清照等著名词人有很深影响。其古文当时亦很有名,吕居仁曾说:“少游从东坡游,而其文字乃自学西汉。余观之,少游文格似正,所进策论,颇若刻露,不甚含蓄。若比东坡,不觉望洋而叹。然亦自成一家。”秦观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同为“苏门四学士”。此集今本卷数多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盖由嘉靖中高邮张綖以黄瓒本及监本重为编次而成。其善本十册,有明万历间刻本,《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和《四库丛刊》均有刊本。

猜你喜欢

  • 志斋医论

    二卷。明高士(生卒年不详)撰。高士字志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此书成于嘉靖年中。高氏认为“今之医者多非丹溪。而偏门方书盛行,则亦以朱氏为宗者矣。”书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血脉虚实。对后世

  • 云阳县志

    十二卷,清江锡麒修,陈昆纂。江锡麒,全椒人,曾任云阳县知县。陈昆,字友松,开江人,进士。云阳旧志,自乾隆年间纂修后,越百余年,至此始重修。《云阳县志》咸丰四年(1854)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序

  • 群书纂类

    十二卷。明袁均哲(生卒年不详)撰。袁均哲字庶明,建昌(今属四川省)人。正统中官郴州知州。此书为临江张九韶《群书备数》补其缺遗,加以注释。共十三门,一百二十三事,一千四百三十四条。

  • 虞氏易事

    二卷。清张惠言撰。张惠言认为:“虞氏论象皆气也,人事虽具,然略不贯穿”。是谓虞传孟氏之学,详于天道而略于人事。又谓郑荀说人事者,爻象亦往往错杂,后学不得通解,故此书虽名为《虞氏易事》,实不囿于一家之学

  • 诗原

    二十五卷。清顾大申(约1662年前后在世)编,顾大申本名镛,字震雉,一字见山,华亭(今属上海)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工部主事。拔擢郎中,分司夏镇河道。大申将公费节省,筑镇城,设两湖书院,人皆

  • 镜倚楼小稿

    一卷。清章孝贞撰。章孝贞,生卒年不详,字静仪,又字味琴,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章俊民之三女,上元周观模之妻。此书嫏嬛别馆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入《国朝闺阁诗钞》第十集中,共选诗十六首。

  • 笑岩集

    四卷。明代释德宝(1512-1581)撰。德宝,字笑岩。晚年居北京柳巷精舍,以禅道接引诸方学者。袾宏、真可、德清等都曾从他叩问禅要。所作《笑岩集》,亦称为《笑祖语录》,为语录体佛书。德宝录集平生学法所

  • 春秋左氏传补注

    十二卷。清沈钦韩(1775-1831)撰。钦韩字文起,号小宛,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学者。嘉庆丁卯(1807)举人,安徽宁国县训导。淹通经史,尤长于训诂考证,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左传地名补注

  • 尔雅郭注补正

    九卷。清戴蓥撰。戴蓥,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钦赐举人,充三分四库书校对官,为戴震族弟。卷首有恭拟进呈序,称《汉志》《尔雅》三卷二十篇,今篇惟十九,郑樵言出自笺注未行之先。《尔雅》明则百家笺注可废,积

  • 两岸集

    八卷。明朱廷立(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通山(今湖北东南)人。其生平详见《盐政志》条。此集共八卷。诗四卷,文四卷。其门人兵部尚书刘体乾撰《墓志》,称其学出于姚江,而挤之者复出自姚江之流。今其文集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