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

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

四卷。明李春芳撰。李春芳字石麓,江苏兴化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为公案小说,记明代清官海瑞(刚峰)断案决狱之事。全书七十一回,每回演述一个故事,而以审案人海瑞贯串各篇。据历史记载,海瑞为官清正刚直,敢于力折权豪,审案也确有公正廉明之称。该书序文中说海瑞“决狱惟明,口碑载道。人莫不喜谈之,时有好事者,以耳目所睹记,即其历官所案,为之传其颠末。”似乎所记都是海瑞事实录,以增加其书影响。然而证之史籍,却非如此,拿小说中故事与史书所记之海瑞判案实事相对,都不相合。概由作者杂采各书与民间传说,编撰而成。故事来自宋人话本的有两篇,一为第三十九回《捉园通伸兰姬之冤》,与《清平山堂话本》的《简帖和尚》情节同一机杼。一为第四十二回《判明合同文约》,脱胎于《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合同文字记》。来自明初人作品的有第五回《奸夫杀客为女有他奸》和第二十二回《杨继儒释冤》两篇。也有因袭《龙图公案》中的包公故事的,如第五十四回《判友劫财误董贤置狱》与《龙图公案》中《借衣》相似;第五十九回《判给家财分庶子》与《龙图公案》中的《扯画轴》相似。该书对于考察海瑞的为官政绩当然无任何史料价值,但作为小说,它塑造了清官海瑞的形象,反映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暴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和黑暗,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它也有描写怪诞、宣扬封建迷信等消极思想因素。在文学史上,它对后代的拟话本和戏曲创作有不小影响,如“三言”、“二拍”中的有些故事就是由该书情节敷演而成的。有明万历丙午(1606)万卷楼刊本。文锦堂复刊本。焕文堂重印、郁文堂重印万卷楼刊本。清嘉庆《龙图刚峰公案合编》本。

猜你喜欢

  • 溪山堂草

    四卷。明沈思孝(1542-1611)撰。沈思孝,字纯,浙江嘉兴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累官右御史。著有《奏录》,已著录。是集乃其晚年之作。凡四卷。思孝名入琅琊四十子之列。论者称其晚交姚士粦,故间

  • 筠溪集

    二十四卷。宋李弥逊(1085-1153)撰。李弥逊,字似之,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居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大观三年(1109)上舍第一,调单州司户。累迁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庐山县,历知饶州,

  • 云台编

    三卷。唐郑谷(851-910)撰。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省)人,光启进士、诗人,官至县尉,右拾遗。五岁启蒙,受知于李明、马戴,马戴称许他“它日必垂名”。七岁能吟诗,司空图赞许他“留为一代风骚

  • 潜虚

    一卷,附《潜虚发微论》一卷。宋司马光(详见《温公易说》)撰。《潜虚》是拟《太玄》而作。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此书以五行为本,五行相乘得二十五,两之二十五为五十,卷首有气、体、性、名、行、变、解七图

  • 问奇一览音韵须知

    各二卷。清李书云撰。书云字秘园,广陵(今扬州市)人。《问奇一览》分上下二卷,上卷六目:分毫字辨、同音异用、误读诸字、异音骈字、误写诸字、通用诸字。下卷自一字二音至一字十音,附切韵捷法各方乡音等。是书本

  • 易义古象通

    八卷。明魏浚(生卒年不详)撰。魏浚字禹卿,号苍水,松溪(今福建松溪)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除本书外,还著有《方言据》、《西事珥》、《纬谭》、《峡云阁存草》等书。此

  • 埤仓

    一卷。魏张揖撰。参见《三仓训诂》。是书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为三卷,而宋以来官私志目皆不见载,当是亡佚于五代动乱之际。然晋梁以迄北宋的传注,字部、类书、释典,

  • 孝经右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六条,其中开篇“孔子夜梦丰沛之邦”一条,其“吾姓为赤松”以下,取《御览》“字时侨,名受纪,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曰:‘吾所见一兽如麕者,羊头,头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

  • 五经通义

    ① 一卷。清宋翔凤(1776-1860)辑。翔凤字于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经学家,常州学派有名的学者。庄述祖之甥。嘉庆庚申(1801)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翔凤治经学,“志在西汉家法,微言大义”

  • 瞻园词

    二卷。续一卷。张仲炘撰。张仲炘,字慕京,号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张凯嵩之子。生卒年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转任御史、给事中等职。他虽曾参加过北京强学会,但对戊戌变法持反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