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浮石禅师语录

浮石禅师语录

十卷。清代释通贤(生卒不详)撰。通贤,俗姓赵,字浮石,当湖(今地不详)人。生有奇特禀性,厌烦薰腥。稍长萌发出家之念,十九岁在越南削发出家,归回故里后,因其父母以独生子苦留,稍又蓄发。后转投佛门,于武原普净庵受沙弥戒。后长住天童寺直至七十五岁圆寂。通贤回首平生,静思往事,自闻佛经,感慨颇多。遂思绪集于笔端,勤功用于著述,将其一生奉佛行法所得,用语录体撰成《浮石禅师语录》十卷。成为他留给后人的一份遗产,现见载版本有清康熙元年壬寅刊本。

猜你喜欢

  • 论语缪氏说

    一卷。缪协(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协事迹不详。其说解《论语》、《七录》,隋唐志、《经典释文》并无著录,只有皇侃疏引二十七节而已。马国翰依据此,附列缪播《论语旨序》之后。内引中正之说二节,但举官名

  • 大中尊注集解

    四卷。清韩浚编辑。韩浚字次山,安徽新安人。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三卷,大旨宗朱注,章有全旨,节有节旨,又逐句作解,以浅语说理并注重虚字及神气。解《中庸》尤晓畅。是书见解不尽主四大支之说,而条理分析

  • 政要论

    见《世要论》。

  • 学津讨原

    二十集,一百七十三种,一千零四十八卷。清张海鹏编辑。张海鹏字若云,号子瑜,江苏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诸生出身,好藏书,治经之暇,以刊刻古书为己任。刊有《学津讨原》、《墨海金壶》、《借月山房汇钞》等三大

  • 教要解略

    二卷。意大利高一志(详见修身西学)撰。《教要解略》是一部耶稣教类之作,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撰述天主、圣母、十诫、信经、三位一体、七圣事。下卷撰述形神哀矜之行十四端,真福八端,罪宗七端,向天主三德,四宗

  • 平水韵略

    五卷。金王文郁撰。详见“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 书林外集

    七卷。元袁士元撰。士元字彦章。生卒年不详。鄞县(今属浙江)人。因荐授县学教喻,寻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其集有卮素序,称其文清丽可喜,但往往粗浅多累句。如《寿吕瀛海》诗云:“我方而立足先弱,公到古稀

  • 六乐说

    无卷数。明刘绩(见《三礼图说》)撰。该书前有自序,说蔡元定之《律吕新书》错误很多,因为他以古义考求已失传的乐器,以古器推求未言于乐义,所以作此书。然而是书执论偏激,多有疏漏。如书中讲七音在汉以前只谓之

  • 孤儿编

    三卷。清汪喜孙撰。喜孙字孟慈,后改名喜荀,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怀庆知府。喜孙传家学,长于考据,此编乃述其父汪中学行之作,因喜孙生九岁而中殁,故谓之《孤儿编》。汪中(1744-1794)字

  • 幼学切音便读

    一卷。不著撰人姓氏,附刊于《切音捷诀》之后,详见“切音捷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