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洪范数

洪范数

宋蔡沈(1167-1230年)撰,清张文炳校刊。蔡沈字仲默,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学者。隐居九峰,学者称为九峰先生。曾师事朱熹。主要著作有《洪范皇极》、《书集传》、《蔡九峰筮法》等。本书卷首有张文炳序。全书共分为三帙。第一帙:沈原的序、天台谢无楙的《序说》、朱熹的《河图洛书图说》和《皇极辨》,然后就是《范数筮仪》、《明筮歌》、《九畴吉凶之图》、《洛书范数》、《箕子洪范九畴之图》、《皇极居次五图》、《九畴虚五用十之图》、《九畴合八畴数之图》、《九畴本洛书数图》、《九畴相乘得数图》、《九九圆数循环之图》、《范数之图》、《洪范经》、《洪范畴解》、《序畴传》。第二帙是“内篇”,有《洪范皇极论》三篇,每篇为一卷,有鳌峰、熊宗立解。第三帙是“外篇”,就是数八十一章。本书与《四库全书》所著录的本子有所不同,《四库》本是根据《永乐大典》,而本书刊于雍正初年,“四库”编修官却没有见过。本书与《四库》本虽同为之帙,但本书第一帙中各篇却是《四库》本所没有的。本书名《洪范数》,与《玉海》相合;第二帙的小标题为《洪范皇极内篇》,第三帙为“外篇”,又与王圻《续通考》作《洪范皇极内外篇》相吻合,可能王圻只见到这两帙。《永乐大典》本原无卷数,“四库”编修官将之合并为五卷;而朱彝尊《经义考》则作《洪范内外解》,七卷,“洪范”之下“皇极”二字不知为什么被去掉了。本书卷首有张文炳的“序”,但序中也没有说本书的来历,且第一帙中的《洪范畴解》又作《洪范畴》,无“解”字。本书为雍正元年(1723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孙氏成败志

    见《成败志》。

  • 埤仓

    一卷。魏张揖撰。参见《三仓训诂》。是书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为三卷,而宋以来官私志目皆不见载,当是亡佚于五代动乱之际。然晋梁以迄北宋的传注,字部、类书、释典,

  • 半亩园丛书

    三十种,二百五十九卷。清吴坤修(1816-1861)编。吴坤修字竹庄,江西新建人。著有《三耻斋集》。丛书所收古今著作以经世致用为其原则,如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二卷、清刘应棠《梭山农谱》三卷、宋董煟

  • 炉火鉴戒录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俞琰所著之书,多阐明玄学。此书专言外丹炉火之事,强调为之者未必成,而致祸者十之八九。历引古今事迹及前人议论作为鉴戒。自序称“兵后槁,不复存,姑举其略”。《四库提要》

  • 汉书音义

    三卷。隋萧该撰。清朝臧镛堂辑。萧该,兰陵人,梁时鄱阳王萧恢的孙子,少年封侯,后来梁荆州失陷,到长安,拜国子博士。《隋书·儒林传》有记载。臧镛堂又名臧庸,字在东,号西成,江苏武进人。嘉庆十六年卒,享年四

  • 棠村词

    一卷,续一卷。清梁清标(生卒年未详)撰。梁清标著有《蕉林诗集》。此集为其所撰之词。前录龚鼎孳、宋琬、王士祯、王士录、尤侗、顾贞观、陈其年诸家评论清标词语,多为谀辞,殊难尽据,然清标所作,丽句清词,雍容

  • 文章缘起

    一卷。梁任昉(460-508)撰。(任昉生平详见《述异记》辞目)。本书曾收入《文学津梁》等丛书,流传较广。《梁书·任昉传》称“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但未提到《文章缘起》。考《隋书·经籍志》载任昉《文章

  • 陶朱公致富奇书

    无名氏撰。作者生平、成书年代不详。原书已不可见。明代周之玙依据该书改写、重编为《农圃六书》。

  • 露书

    十四卷。明姚旅(生卒年不详)撰。姚旅,号园客,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十四卷,其中分核篇二,韵篇三,华篇、杂篇、迹篇、风篇、错篇、人篇、政篇、籁篇、谐篇、规篇、枝笔、异篇各一,

  • 沙溪集

    二十三卷。明孙绪(1474-1547)撰。孙绪字诚甫,号沙溪,故城(今属河北省)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户部主事,曾参谋军事,颇有成效。后累官至太仆寺卿,著有《沙溪集》。此集共二十三卷,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