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清县志

永清县志

二十五篇,附文征五卷。清周震荣修,章学诚纂。周震荣,字青在,浙江嘉善人,乾隆举人,历任青阳知县、清苑县承、永清知县。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中国方志学家。章学诚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他在修志实践中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方志学理论。他强调“方志乃一方之全史”,主张方志由“志”、“掌故”、“文征”三部分组成,而志为主体,其又分纪、传、表、考等体。他提出志内容应包括编年、方舆、建置、民政、秩序、选举、人物、艺文。其关于方志的论著有《方志立三书议》、《方志辨体》、《修志十议》等,纂修的方志有《和州志》,《永清县志》、《毫州志》、《湖北通志》等。周震荣任永清县令后,聘章学诚纂辑县志,开馆于乾隆四十二年,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历时两年。此志凡六体。纪二(皇言纪、恩泽纪)、表三(职官表、选举表、士族表)、图三(舆地图、建置图、水道图)、书六(吏书、户书、礼书、兵书、刑书、工书)、政略一、列传十(第一至第六为乡贤、第七为义门、第八烈女、第九阙访、第十前志)。附文征五卷。此志于各篇前载引言,备论方志之史体史例,实为方志学论文,同一般引言截然不同。其职官、选举两表,年经事纬,秩序井然。地图开方计里,颇合科学方法。六书分部详载,用意亦善。一方物价,市易流通,俗礼土风,此皆他志削而不载者。其详分户礼诸书诚为珍贵史料。然吏刑工诸篇虚张篇目,未免疏略。其引传附之以论,则未能免俗。所附文征五卷为有关永清而不能收入正文的史事文章,然其所择亦时有疏漏误谬。此志有嘉庆十八年(1813)补刻本、道光七年(1827)重印本、民国十九年(1930)摄影本、民国三十年(1941)铅印本,又有道光十三年(1833)《章氏遗书》本、民国二十一年(1932)《章氏遗书》本和民国二十五年(1936)《章氏遗书》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澄怀录

    二卷。南宋周密撰。周密生平事迹详见《齐东野语》。此书主要采录唐宋诸人所记登涉之胜与旷达之语,汇为一编。书中所记皆节录原文,并注明所取之书于其下。体例略仿《世说新语》而稍有变更。可资参考。今有《榕园丛书

  • 李氏类纂

    五十卷。清李绳远(见《姓氏谱》)撰。此书为抄录诸家类书而成。不似著述,约为抄录自用。

  • 说颐

    八卷。明余懋学(生卒年不详)撰。余懋学字行之,婺源(属江西省)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力历初擢为给事中,忤张居正,斥为民。后累迁南京户部右侍郎。懋学素以直节著称,其所撰《十蠹》一疏,尤为时所重,

  • 朱子语的

    二卷。明邱浚(详见《家礼仪节》)编。是书上卷分下学、持敬、穷理、精蕴、须看、鞭策、进德、道在、天德、韦斋等十篇;下卷分上达、古者、此学、仁礼、为治、纪纲、圣人、前辈、斯文、道统等十篇。蔡衍鎤序云:“上

  • 双溪集

    ① 十五卷。宋苏籀(生卒年不详)撰。苏籀字仲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之孙,苏迟之子。其生平履历不详,曾著有《栾城遗言》一卷,中间辨论文章流别及古今人是非得失,最为详晰。所著《双溪集》中,有上秦桧

  • 六书千文统要

    二卷。清胡正言(约1584-1674)撰。正言字曰从,广东海阳(今潮安)人。仕明,官武英殿中书舍人。是书卷首有序,不著撰人姓名。次录周兴嗣《千文》原文。次列李如真《篆法偏旁正讹歌》,以篆隶相间书之。次

  • 以恬养智斋诗初集

    四卷。清程庭鹭(1797-?)撰。程庭鹭,字序伯,号蘅芗,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诸生。工诗文及篆刻。卷首为程序伯先生遗著目次:《以恬养智斋诗初集》四卷、《以恬养智斋诗二集》十六卷、《以恬养智斋集外诗

  • 温氏母训

    一卷。明温璜(1585-1645)录。璜初名以介,字于石,号石公,后改今名,字宝忠。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官徽州府推官。璜于顺治二年起兵,与金声相应,以拒清军。历四月,城破,手刃其

  • 书髓楼藏书目

    七卷。水竹村人编。清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别号弢斋,又号水竹村人,直隶天津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曾助袁窃国,失败后,隐居天津租界,编书、赋诗、写字遣兴

  • 大中合一

    三卷。清孙观光撰。观光字利宾,河南虞城(今河南虞城)人。是书前有毛昶熙、李用清二序及观光自序,后有其门人蔡同春跋。自序称《大学》简明易晓,《中庸》奥博难窥,欲将《中庸》贯入《大学》内,使学者易于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