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州府志

永州府志

①二十四卷。清姜承基修,常在纂。姜承基,字慕庵,盖平人,曾任永州府知府。常在,道州人。永州之名,始于唐代。清康熙年间,姜承基任县令后,殷殷于察吏安民,征文考献,搜得旧志残简,与同郡属僚共相参订,三易寒暑,而成此志。《永州府志》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共二十四卷,分为:卷一,序、纂修姓氏、目录、凡例、提纲总论、图象、天文、分野志。卷二,舆地志。卷三,山川志。卷四,风俗志、食货志。卷五至卷六,建置志。卷七至卷九,秩官志。卷十至卷十一,田赋志。卷十二至卷十三,学宫志。卷十四至卷十五,选举志。卷十六,武备志、祀典志。卷十七至卷十八,循吏志。卷十九至卷二十,人物志。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艺文志。卷二十三,古迹志、藩封志、陵墓志。卷二十四,灾祥志、外志。此书篇首提纲总论,汇叙纂辑之义例,兼条列其类目,次第井然,一展卷而了如指掌。其于全郡邑山川、民物、风景,所应图者,靡不详备,灿然可观。此志体例精审,搜采宏富,所为纪载,亦繁简得当,列周子世家于人物之首,附流寓于循吏之末,颇称允当。惟志建置后于风俗、食货,祀典后于武备,古迹、藩封、陵墓次于艺文,次序先后不无颠倒。然此属小疵,无伤大雅。综观全书,体例完备,谨严有法,文辞质实,已自堪传信。② 十八卷,首一卷。清吕恩湛等修,宗绩辰纂。吕恩湛,字丽堂,江苏沐阳人,曾任永州知府。宗绩辰,字涤楼,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候选内阁中书。《永州府志》道光八年(1828)刻本。此志图说中有全郡总图、府城图及各属总图及四境长图。附水道长图三,于湘、营、潇、冷诸水之源流靡不详尽。其探水道以《水经注》证之,足补旧志之缺。其《名胜志》举山川泉石,循旧迹疏其源委而条列之,且用范成大、康海之例,分隶古今名人题咏诗文,与相辉映,令读者如置身其间,悠然神往。又如建置、秩祀、学校,一仍旧体,但加损益,而其中念边隅典籍不全,存乐舞仪注以资考订,正旧志以华谭、臧荣绪、邓灿入祀乡贤之失。其于风俗,则以乡三礼为宗,凡岁时、气候、水利、农事、生计、土习,皆详叙之。复旁采土谚、山谣、俗书、巷述,并附瑶俗。志食货则统田赋、积贮,易旧志之分门,于阖郡物产,即一草一木之微,未尝或忽。更师靖州湘潭诸志之精意,为条贯以叙之,有数之不齐,必稽档册文卷,以求符合。凡此种种,绝非寻常肤泛浅陋之作可比。该书尚有同治六年(1867)重校刻本。

猜你喜欢

  • 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

    各一卷。明曹端撰,其生卒年不详。曹端字正夫,号月川,渑池(河南省渑池县)人。永乐戊子举人,官霍州学正,后改蒲州。史称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为要。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周

  • 疑雨集

    四卷。明王彦泓(?-1642年)撰。彦泓,字次回,金坛(属江苏)人,明诗人。官华亭县训导。彦泓博学,好作艳体小诗,造语新柔,有唐李商隐遗风。明代黄虞梭《千顷堂书目》载该书为六卷,次于天启末年;《明史·

  •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堕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 听松楼遗稿

    四卷。《附录》一卷。清陈尔士(生卒年不详)撰。陈尔士,字炜卿,又字静友,浙江余杭人,刑部员外陈绍翔之女。工科掌印给事中嘉兴钱仪吉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道光元年(1821)刊本。书前有金孝维、王照园、

  • 道德真经义解

    四卷。宋息斋道人(生卒年不详)撰。息斋道人,即李嘉谋,字息斋,四川双流(今属四川成都南)人,曾官任襄阳府宗正丞。传说他精通道术、儒学,晚年信道。撰有《道德真经义解》、《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等。宋人研

  • 鄮峰真隐漫录

    五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史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绍兴十四年(1144),登进士第,调绍兴余姚尉。历官国子博士,建王府教授。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王即位为孝宗,史

  • 大学顺议

    一卷。清丛秉肃(生卒年未详)撰。秉肃字恭作,山东文登人。穷居授徒,以终其身。是书一遵朱子章句,循文敷衍,不参他说,也别无申发阐明,为学子治帖括计。但是书贯穿融会,便于儿童启蒙诵读学习。卷首有张井、李湘

  • 乐律纂要

    ① 一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师从于王守仁,正德年间中进士。平生著述甚多,有《易学四同》等书。是书共十三篇,其论述声气之源,想舍古尺而治以耳,也不

  • 类证普济本事方

    十卷。宋许叔微(1080-1150?)撰。许叔微,字知可,真州(今江苏仪征)人,登绍兴二年(1132)榜第六名进士,曾官杭州教官及翰林学士,医家称为许学士。许叔微幼年时连遭家祸,父母相继病故,所以成年

  • 七颂堂集

    十四卷。清刘体仁(1612-1677)撰。刘体仁,颖川卫(河南许昌一带)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有家难,弃官从孙奇逢讲学,后累官吏部郎中。体仁工诗文,又善画山水。著有《识小录》(已著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