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安县次志

永安县次志

十七卷。清张进 修,屈大均纂。张进,宣府前卫(河北宣化)人,监生,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能诗善画兰,著有《翁山诗外》、《文外》、《易外》、《道援堂集》、《广东新语》等。旧志创自明万历十四年(1586),此后百余年无续志。此志是修《一统志》时,知县张进奉命聘屈大均纂修,补阙拾遗,在前志基础上续成的新志。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成志。全书共十七卷,四十四幅图,分为:建置、都里、山川、古迹、学校、赋役、兵防、祠祀、官师、名宦、选举、人物、列女、风俗、物产、寺观、艺文十七门。以旧志为主志,此志为次志,原因有四:一、初志八卷,甚简略,现十七卷;二、初志有四图,图各有经,山川不易,乡井或殊,现将四经入艺文,而不附图右;三、初志四图,唯存大概,现新增约三十七图,详备具载都里志中;四、初志前事志,另立一卷,现列于艺文。此志虽仍前志,而文笔雅洁,叙述严正,具有体要。

猜你喜欢

  • 唐石经考异

    二册(涵芬楼影印本)。清钱大昕(1728-1804)撰。大昕字晓徵,号辛楣,又字竹汀,江苏嘉定人。著名文字音韵学家。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金石文字目录》等。此书

  • 宗忠简集

    八卷。宋宗泽(1059-1128)撰。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元祐六年(1091)进士。历任州郡,颇有政绩。徽、钦二帝北狩,以副元帅从磁州入援,屡战皆捷。徙知开封府,进东京留守。他重

  • 西竺辑录

    四卷。清钟方撰。钟方,著有《驻藏程栈》,已著录。此录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任驻藏帮办大臣时所辑。《西竺辑录》清稿本。全书分卷:卷一卫藏碑文,卷二西藏赋,卷三西招图略,卷四西藏贡品。碑文即抄录藏地

  • 睫巢集

    六卷。《后集》一卷。清李锴(1686-1755)撰。李锴字铁君,一字眉山,汉军正黄旗(亦作奉天铁岭)人。乾隆元年(1736)荐试博学鸿词,罢归,后诏举经学,以老病力辞。李锴性友爱,淡于荣利,雅好山水,

  • 治斋集

    十七卷。明万镗(1485-1565)撰。万镗,字仕鸣,号治斋,进贤(今江西进贤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刑部主事,嘉靖中官南右都御史,受严嵩抬举官至吏部尚书,后黜为平民。著有《治斋集》。

  • 太虚轩稿

    一卷。明胡直(1517-1585)撰。胡直,字正甫,号庐山,江西泰和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郎中,出为湖广佥事,迁四川参议,以病归。起湖广副使,迁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胡直为王守仁的再传弟

  • 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释

    十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庄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今名同)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至山东昌乐、潍县知县。庄述祖少传其父庄存与之学,属常州学派,精于经学,著有是书及《尚书古今

  • 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传

    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

  • 熊学士诗文集

    三卷。清熊伯龙(1619-1670)撰。熊伯龙,字次侯,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五年(1648)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历官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熊伯龙自

  • 金石图

    二卷。清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褚峻,牛运震,详见《金石经眼录》条。褚峻初刻《金石经眼录》(即此书上卷)时,未载后汉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后与牛运震重编补入。因此碑发现较晚,又远在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