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水浒传

水浒传

各种刊本卷、回数不一,详见后。明高儒《百川书志》所录《水浒传》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郎瑛《七修类稿》和王道生《施耐庵墓志》所记略同。该书明、清诸刊本中,或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或题“施耐庵编辑”,或题“罗贯中编辑”。其作者究为罗、施二人,或为其中一人,至今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施耐庵参与《水浒传》创作,目前一般已不甚怀疑,可能罗贯中修订过。罗贯中生平介绍详见《三国演义》。施耐庵生平资料极少,元末明初小说家,有人推断其生卒年约为1296-1370。籍贯有钱塘(今浙江杭州)、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迁兴化(今江苏兴化)诸说。据说他是元朝至顺进士,后不满政治腐败和官场生活而弃官归乡,闭门著书。又说元末农民大起义时曾入张士诚幕。长篇小说《水浒传》为其代表作品,各种刊本易名很多,有《忠义水浒传》、《水浒全传》、《水浒》等不同题名,叙述北宋末年宋江在梁山起义故事。水浒故事在南宋和元代已在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成为话本小说和杂剧的重要题材,如话本小说《宣和遗事》中已简略勾勒出了《水浒传》的基本情节。经过说话人和杂剧作家的不断创作,水浒故事不断演化发展,日趋丰富,施耐庵即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该书是第一部以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迄今为止这类题材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它以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为依据,描写了以梁山为根据地的一百零八位水浒英雄反抗斗争的全过程。通过各位好汉“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揭示了封建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全书虽是以“洪太尉误走妖魔”为序曲,呼应上天星宿之说,而实际上,是以高俅的发迹为真实开篇的。在腐败无能的宋徽宗朝廷中,高俅、蔡京、童贯等奸贼执掌中央大权,地方上有无数贪官污吏,直至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祝朝奉一层的土豪恶霸,把宋朝天下搞成了好人无处立足的黑暗世界,因此才逼得林冲、鲁智深、宋江、柴进、武松、杨志、孙立、解珍、解宝等好汉纷纷落草造反,用朴刀杆棒来洗雪仇怨、伸张正义。它从肯定的角度描写梁山英雄的反抗斗争,描写梁山英雄大聚义的壮丽图景,这是它历代受到读者欢迎的主要原因。该书后半部分也描写了梁山英雄受朝廷招安并参加征剿其他农民起义队伍的战争,表现了作者世界观的复杂和矛盾性。但在写招安的过程中,也揭露了统治者虚伪狡猾的招安阴谋,揭露了他们借招安之名行剿除之实的背信弃义,描写了梁山英雄被招安后的悲凉心绪和悲剧结局,客观上对招安进行了否定。该书结构严整,将各处英雄好汉的造反故事统御于梁山聚义的核心主线,布局匠心独运。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塑造人物众多,一百零八位英雄有半数以上个性鲜明,主要人物还有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其中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物形象在中国已家喻户晓。概括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堪称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但歌颂美化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宋江,刻意标举封建忠义观念,则难脱时代局限。总的来说,该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流名著,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它的故事情节成为后世许多小说、戏曲的题材来源,它开创的成功创作方法也影响了其后许多通俗小说的创作。该书版本情况极为复杂,各种刊本不仅书名改易,内容也有很大的增补或删改。从情节和文字内容上大体可分繁本(或称文繁事简本)和简本(或称文简事繁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字简略,细节描写较少,但包括大聚义、受招安、征辽、平田虎、王庆、方腊事,直至宋江之死;繁本描写细致,但无平田虎、王庆事。简本、繁本谁先谁后,学术界尚无定论。从存本回目形式上看,大体有如下几类:其一,百回本:明嘉靖武定郭勋刻本;明万历天都外臣汪道昆序刻本,明万历容与堂刻本;明末四知馆刻本;明大涤馀人识刻本,明清间芥子园刻本。百回本中,容与堂刻本题《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最为完整,保留该书较早的面貌,较有研究参考价值。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均影印容与堂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排印的《水浒传》亦是容与堂本。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据容与堂本的整理本《水浒传》。其二,一百二十回本:明袁无涯刊杨定见序,另有郁郁堂、宝翰楼刊本,内容全同。此本在百回本基础上增加据简本改写的征田虎、王庆事,“事文均繁”,为《水浒全传》。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据此本校点排印,题《水浒全传》。其三,一百一十五回本:黎光堂本,有温陵郑大郁序;明刊巾箱本;清金陵德聚堂刊本。其四,七十回本:明崇祯间贯华堂刊,题《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金圣叹评。此本系金圣叹用袁无涯本、芥子园本的删节本,仅取前七十回,并将第七十回后半部分添改,回目亦由“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为“梁山泊英雄惊噩梦”,此所谓金圣叹“腰斩《水浒》”。但因为它包括了该书精华部分,所以流传极广。七十回本另有坊刊王望如加评本,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石印本,亚东图书馆排印本,申报馆铅印本。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金本整理,把原书“楔子”整改为第一回,依据一百二十回本把最后一回“惊噩梦”改为“排座次”,出七十一回本,后多次重印。198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水浒传会评本》,会集金圣叹等六种评本的评语,较有研究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沈鼎甫侍郎年谱

    一卷。清沈宗涵、沈宗济编。宗涵、宗济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均为谱主之子。谱主沈维(1779-1849),字子彝,一字鼎甫,号梦金,浙江嘉兴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历任编修,湖北、福建、顺天

  • 孔子年表

    一卷。清臧镛(1767-1811)撰。臧镛原名镛堂,字在东,号拜径,江苏武进人。曾师从卢文弨,又从钱大昕、段玉裁治经学,阮元任浙江巡抚时,臧氏曾客其幕府,助其编纂《经籍纂诂》。著有《拜纪日记》、《拜经

  • 言行龟鉴

    八卷。元张光祖(生卒年不详)编。张光祖生平事迹不详。惟有此书卷首大德癸卯(1303)陈普序,称其字绍先,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大德五年(1301)为泉州推官。又有大德甲辰(1305)熊禾序,称张光

  • 雍益集

    一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均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奉使祭告西岳、西镇、江渎途中所作。据集前其弟子盛符升序称,士祯曾自言“再使秦蜀,往返万里,得诗

  • 高坡异纂

    二卷。明杨仪(约1541年前后在世)撰。杨仪,字梦羽,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兵部郎中,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螭头密语》一卷、《骊珠随录》和本书等。这部著撰乃志怪之书,前有自序,题曰《高坡异纂》。高坡者

  • 唐折冲府考补拾遗

    一卷。罗振玉撰。详见《唐折冲府考补》条。

  • 易经粹言

    三卷。清应麟撰。应麟字囿呈,宜黄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此编不载经文,首卷总论卦图,上下二卷依照上下经的卦次而解之,十翼则被略掉。认为有关河图、洛书之学是数学,是邵子之传。有关吉凶、法戒之学

  • 龙冈山人古文抄

    十卷。《紫藤花室骈文》四卷。清洪良品(?-1897)撰。洪良品字叙澄,号右臣,同治进士,官户科掌印给事中,生卒年及藉里失详。道光以后,清代治古文者,多师法桐城,以方苞,姚鼐为宗。桐城古文,律严制雅,但

  • 聊斋文集

    三卷。《词集》一卷。清蒲松龄(1629-1715)撰。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蒲松龄十九岁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皆列第一,中秀才后则科场不利,始终未

  • 西巡类稿

    八卷。明吴廷举(?-约1526)撰。吴廷举,字献臣,号东湖,梧州(今广西梧州市)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授顺德知县。正德中历官广东副使,擢右副都御史、南京工部尚书。致仕后,首创东湖书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