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水地记

水地记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屯溪)人。因家计贫寒,年轻时曾做过商贩,又教书为业,并就学于江永,深受其影响,奠定了日后学术基础。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避仇家陷害至京师,结识当时名流王鸣盛,钱大昕、卢文弨、纪昀、朱筠等。同年中举人,后六试进士而不第,此间往来江西、江苏、山西。尝会晤惠栋,并入朱筠、朱珪幕,修志编书。三十八年以举人充四库馆纂修官。四十年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于四库馆内,积劳成疾,卒于任。学问渊博,识断精审。主张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于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天文历法,声韵音律,古籍整理及古韵分布和声类分析诸学,多有创获,为乾嘉考据学之集大成者。著述宏富,有《水经注》、《原象》、《六书论》、《声韵考》等。后人辑有《戴氏遗书》等。震游汾晋间、会汾州修郡志,因任其事。乃博稽史籍,校正旧志之伪。于是又研究地理,撰成此书。《水地记》戴氏遗书本,共一卷。其谓中国山川,维首起于西,尾终于东。河所出其地曰昆仑之虚。其山,曰紫山,曰积石,曰三危,曰穷石,曰合黎,曰祁连山,曰贺兰山,曰阴山,曰缘胡山,曰梁山,曰岐山,曰少山,曰渴戾山,曰霍山,曰王屋,曰清野,曰薄山,曰首山,曰发鸠山,曰太行山。兹篇主要考名山大川,古今名称,地理形势。为此,广为搜证。取《汉书地理志》、《山海经》、《水经注》、《括地志》、《元和郡县志诸书》互相参证。篇中所列山,共计二十座。每山即有注释。考证详明,无所谬失。

猜你喜欢

  • 丧礼备要

    不分卷。朝鲜申义庆撰。申义庆始末未详,仅知其学出于金沙溪,尝为书堂教师。是书前有光海君十二年庚申金长生序及仁祖二十六年戊子其子集序,集序云:“右申公义庆所纂述,先君子修润而弁之者,行于世有年。惜其书早

  • 易史参录

    二卷。清叶矫然撰。叶矫然字思庵,福建闽县人。顺治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至乐亭县知县。该书仿照李光、杨万里二家《易传》之意,于每卦象爻名以史事证之,以为以人事说《易》才具实用意义。但所举事例不免偏

  • 字义镜新

    一卷。清王廷鼎撰。王氏生平著述,参见《说文佚字辑说》。是书旨在探求文字的古义,以许氏《说文》为据,或发掘其未竟者,或揭示其未及者。纵观全书,得失相参,有些说法纯属臆测,于古无征。是书有光绪十五年(18

  • 茗斋百花诗

    二卷。明彭孙贻(约1637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彭孙贻,字仲谋,号羿仁,又号管葛山人。崇祯中拔贡生。乡人私谥孝介先生。著有《流寇志》、《山中闻见录》、《亡臣表》、《彭氏旧闻》、《虔台逸史》、《湖

  • 续观感录

    六卷。明方鹏(详见《昆山人物志》条)撰。书首自序中说:“明初周是修尝作《观感录》,纪古今孝义之事,其书不传,因复为此以续之。凡事迹显著者不录,其人微而事隐,非世所恒见者则录之。欲使愚夫愚妇皆知观感,而

  • 月虹馆法书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 说易

    十二卷。明乔中和撰。中和字还一,河北内邱人。崇祯中由拔贡生官至太原府通判。此书解经,大致宗程颐、朱熹。前列图说,次卦象、次《彖传》、次爻象、次《文言》、次《系辞》、次《说卦》、次《序卦》、次《杂卦》,

  • 钦州志

    十四卷,清董绍美修,吴邦瑗纂。董绍美,满洲镶白旗人,监生,康熙五十九年(1720)州知事。钦州旧志修于明嘉清间林希元,至康熙间共三修。董绍美莅任,索阅志书,朽蚀不堪读,欲复修志乘,但当时钦州灾荒,疮痍

  • 福建版本志

    八卷。撰者不详。卷一总考、卷二经、卷三史、卷四子、卷五集、卷六丛书、卷七补遗、卷八附录。附录《建阳县治书版考》、《建阳书坊书版考》,登列所刊各种书之名。有民国间福建通志抽印本。

  • 古今原始

    十四卷。明赵(生卒年不详)撰。赵,字子举,一字鼎卿,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著有《古今原始》、《无闻堂稿》等。此书皆为考究古今事之原始,提纲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