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楼居杂著

楼居杂著

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明朱存理(1444-1513)撰,朱存理,字性甫,号野航,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布衣终身,性好藏书,手自抄录,精致不苟。著有《旌孝录》。据文徵明作存理墓志称,称其著有《野航集》,不言卷数。朱存理自作《募刻诗疏》,称选得诗百首之外。沈周题其诗稿,虽止有百篇,但诸体皆备,但可知其集不过一卷。《千顷堂书目》载其《野航渔歌》、《鹤岑集》二种,亦不言卷数。盖已久佚。是编为其族孙观潜所辑。惟《楼居杂著》一卷为当时原帙。凡题跋二十二篇,引一篇,逸事一篇,记二篇,尺牍二篇,募疏二篇。然编次杂乱无序,又以王鏊募造《野航疏》窜入其中,殊不可解。诗稿、文稿各一卷,则观潜采掇诸书而成。其中,诗稿仅十四首,其中一为佚句,一为联句,实只十二首。仍冠以杨循吉、祝允明二序。文稿亦仅十篇,而见于《吴都文粹续集》者十之有八。附录一卷,杂求朱存理逸事及诸家为朱存理所作诗文,后以观潜跋语为终。朱存理嗜古,精赏鉴。杂著中如:《题云林子诗后》、《跋席上腐谈》、《跋夷白斋稿》、《跋鸣鹤余音后》诸篇,皆足以考证诸书之始末。诗文则皆散佚之余,不足以尽见所长。然以仅存之诗文见之,其诗文多为抒写性灵、有感而作。故在成、弘之际,台阁体盛行之时,使人耳目-新。是集收入《四库全书》,还附于《天尺楼丛钞》。

猜你喜欢

  • 天文揭要

    二卷。美国赫士口译,清周文源笔述。赫士生平籍里见《光学揭要》条。是编分上、下两卷十八章。按其纲领旨趣,可以类分为三:或假诸器以步诸曜之经纬,或证诸曜之吸力与行向,或论诸曜之形势体质。末列杂问图表。其取

  • 浯溪新志

    十四卷。清宋溶纂修。宋溶字怀君,四川成都人,举人,乾隆三十二年(1767)任祁阳县令。浯溪在祁阳县五里,流入湘江,有清江、白河汇水注之,是为名胜地。宋溶任祁阳县令后,览浯溪之盛,慨慕前贤。民事之余,殷

  • 列女传、续列女传

    《列女传》又名《古列女传》,七卷。汉刘向(约前77-前6)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宗室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历任散骑谏大夫、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成

  • 谷城县志

    八卷。清承印修,黄定镛纂。承印,字佩之,满洲正白旗人,附监生,官阳城知县。黄定镛字谨山,本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县志明正德间知县唐琮创修,其后有清顺治庐雍志,康熙吴应元志,皆未见传本。同

  • 范家集略

    六卷。清秦坊(生卒年不详)撰。秦坊字表行,号俨尘,江苏无锡人。秦坊一生善于著述,《范家集略》是秦坊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大概内容分为身范、程范、文范、言范、说范、闺范。包括自周秦以至明代时期的前贤人的格

  • 礼书附录

    十二卷。清陈风泉(生卒年不详)撰。陈凤泉,安徽泾县人,官石埭县学。该书融汇多家,博取前人有关礼制的研究成果对古礼作简要解释。重点参照清人秦蕙田《五礼通考》、宋陈旸《乐书》、清惠士奇《礼说》等。分列十二

  • 无声诗史

    七卷。清姜绍书撰。姜绍书字二酉。丹阳(今安徽当涂县内)人。所著《韵石斋笔谈》中自称前明时曾为南京工部郎。其它则不可考。此书前四卷是辑明代画家,从洪武直至崇祯,共二百零一人。第五卷为女画家史,共二十二人

  • 道德真经论

    ①四卷。宋吕惠卿(1032-1111)撰。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晋江)人。曾帮助王安石推行新法,官至参知政事。除《道德真经论》外,另著有《宋中太一宫碑铭》。《道德真经论》又称《道德真经传》

  • 论语音义

    一卷。唐陆德明(约550-630)撰。德明字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著有《经典释文》,为汉魏六朝以来群经音义总汇,是研究隋唐以前文字音韵及经籍版本的重要资料。已收入清修《四库全书》五

  • 经国雄略

    四十八卷。明郑大郁编订。郑大郁字孟周,温陵(福建泉州的别称)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书有“天经考”三卷,“畿甸考”五卷,“省藩考”四卷,“河防考”四卷,“海防考”三卷,“江防考”三卷,“赋徭考”三卷,“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