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纂言

易纂言

十二卷。元吴澄(1249-1333)撰。吴澄字幼清,号草庐,崇仁(今属江西抚州)人。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至元中,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至大元年(1308年),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英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卒,谥文正。事迹具《元史》本传。元世说经,北有许衡,南有吴澄,尤以吴澄影响最大。吴澄是朱熹的四传弟子,以绍朱子之统为己任。黄百家于《草庐学案》评论说:“朱子门人,多习成说、深通经术者甚少。草庐《五经纂言》,有功经术,接武建阳(朱熹),非北溪诸人可及也。”但他一度任教国子监,尝为学者言:“朱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而陆子静以尊德性为主”,又谓“学必以德性为本”,反映了元代理学朱陆合流的趋势,对后代有一定影响。吴澄著述甚丰,《四库全书》收入十余种,《易纂言》是其主要代表作。倪氏钱氏《补元志》、朱氏《经义考》俱作十卷。至治三年(1323年)□观生《跋》说:“先生著是书,几四十年,其间稿成改易者凡数四。壬戌(1322年)秋,书成,然未尝以示人。明年春,观生固请锓诸梓,以示学者”。又说:“尝闻诸先生曰:吾于《易》书,用功至久,下语尤精。其象例皆自得于心”。“又曰:吾于《书》有功于世,视《易》为尤小;吾于《易》有功于世为甚大”。是其自待也不浅。澄又自为《序说》云:“自魏晋诸儒分彖、象、文言入经而《易》非古,注疏传诵者,苟且因循,以逮于今。宋东莱吕氏始考之以复其旧,而朱子因之,第其文阙衍谬误,未悉正也。今重加修订,视旧本为精善,虽于大义不能有所损益,而于羽翼遗经,亦不无小补云。”此书篇第悉依朱吕古本,而以《系辞上传》所释上经八卦九爻之辞、《下传》所释下经八卦九爻之辞,定为错简,移置于文言传后,而尽删去“子曰”字,则又大变朱吕之旧矣。其体例,经文则每卦先列卦变主爻,每爻先列变爻,次列象占。十翼亦各分章数,其训解各附句下,音释考证则经附每卦之末,传附每章之末。澄于诸经,好恁臆点窜,唯此书所改、多有根据。如将师卦“丈人吉”改为“大人吉”,据王肃本;将小畜卦“舆说辐”改为“舆说輹”,据许慎《说文》;将“尚德载”改为“尚得载”,据京房、虞翻、子夏本;泰卦“包荒”改为“包”,据《说文》及虞翻本;将大畜卦““曰闲舆卫”改为“日闲舆卫”,从郑玄、虞翻、陆希声本等等。故四库馆臣评论说:“其解释经义,词简理明,融贯旧间,亦颇赅洽,在元人说《易》诸家,固终为巨擘焉。”此书元刻本已佚,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据焦竑所藏本刻印,前有焦氏序,凡十二卷。清康熙中刻《通志堂经解》本十二卷首一卷,下经佚。《四库全书》本作十卷,误。《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又作十二卷。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亦收入。

猜你喜欢

  • 圭塘小稿

    十三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元许有壬(1287-1364)撰。有壬字可用。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十。累官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兼太子左谕德。小稿,有壬自编。别

  • 偷甲记传奇

    二卷。清范希哲撰。希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与李渔相友善,一说曾为司寇龚鼎孳门客。所作传奇八种,均用别名,如《万全记》署四愿居士,《双锤记》署看松主人,《十醋记》署西湖素岷主人等,《偷甲

  • 广成集

    十二卷。唐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性喜读书,好为辞章。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入天台为道士。喜宗至蜀,召见,赐紫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建后蜀,为金紫光禄大

  • 中庸凡

    一卷。明崔铣(详见《大学全文》)撰。卷首有崔铣自序,录《戴记》原文,次为十论,文字旁边有注释,以联其相承之义,未尽的又标于上方。十论为总论,分上下篇,分道论,理论,性论,情论,忠恕论,鬼神论,诚论,尊

  • 春秋毛氏传

    三十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先儒之说《春秋》,主要在阐发义例,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始以五礼总贯《春秋》之事,元吴澄《春秋纂言总例》因之,然皆为草创,粗具梗概而已。此书即采二书之体例,分

  • 左粹类纂

    十二卷。明施仁(生卒年不详)撰。施仁字宏济。嘉靖戌子举人。本书将《左传》中所记之事,分门编辑。共分十五门,成为一本类事之书。

  • 五侯鲭

    十二卷。明彭俨(生卒年不详)撰。彭俨字若思。此书分类隶事。共分十四门,所载皆未注明出典。

  • 医说

    十卷。宋张杲(生卒年不详)撰。张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继承三代家学,喜好谈医,并欲弘扬其道,于是广采博记资料,撰成此书。前有朝奉大夫郢州罗顼序,称己酉(即南宋淳熙十六年,1889)冬,张季

  • 桂阳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钱绍文等修,朱炳元等纂。钱绍文字子宣,江苏武进人,曾任桂阳县知县。朱炳元,邑人,举人。桂阳县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嘉靖县教谕翁继荣等曾据成化本续纂。清康熙、乾隆、嘉庆先后有人续纂。兹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八卷八十四回。题熊大木撰。熊大木字鳌峰,号钟谷子,建阳(今福建建阳)人,明嘉靖时人,生卒年与生平均不详。其主要事业是从事通俗小说的编著与刊行,除本书外,还著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等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