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会典

明会典

二百二十八卷。明申时行(1535-1614)撰。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大臣。嘉靖四十一年(1613)进士第一,以文字受知张居正。万历中继张四维为首辅。时神宗宠信郑贵妃,欲立其所生皇三子常洵为太子,申时行屡请建储,不从。后为言官所论,求罢归里。是书先由徐溥于弘治十五年(1502)纂修成一百八十卷。李东阳于正德四年(1509)初校刊行。嘉靖八年(1529),霍韬等续纂,未及刊行。万历四年(1576)至万历十五年,这本题申时行重修的《明会典》问世。这个本子与以前的版本相较:篇幅加大、内容增多,故此本较为通用,而一般称引《明会典》也多指此万历本而言。此本二百二十八卷,体例以六部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其中文职衙门二百二十六卷,首列宗人府,然后依次介绍宗人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六科与各寺、府、监、司等。武职衙门两卷,介绍五军都督府及各卫等。是书汇总明代的典章制度,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其中记载的明代官方的原始资料,很有价值。“凡史志之所未详,此皆具有始末,足以备后来之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八十一)如田土、户口、驻军、粮饷的介绍多列有详细的数字,尽管里面有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但毕竟为考察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另外本书的冠服仪礼也配有插图。《明会典》的材料是以洪武二十六年(1393)刊布的《诸司职掌》为主要依据,并参考《明祖训》、《大诰》、《大明令》、《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礼仪定式》、《稽古定制》、《孝慈录》、《教民榜文》、《大明律》、《军法定律》、《宪纲》等书写成的。这些书有的已不多见,《明会典》则保存了这些书中的许多资料。是书以《万有文库》第二集所收的该书为通行本。徐溥等修的一百八十卷的《明会典》北京图书馆藏有万历刻本。

猜你喜欢

  • 东垣十书

    二十卷。金李杲(详见《内外伤辨惑论》)等撰,编辑人不详。此书为丛书,共十种,包括金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三卷,《脾胃论》三卷,《兰室秘藏》三卷,宋崔嘉彦撰、李杲校评《崔真人脉诀》一卷,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八卷八十四回。题熊大木撰。熊大木字鳌峰,号钟谷子,建阳(今福建建阳)人,明嘉靖时人,生卒年与生平均不详。其主要事业是从事通俗小说的编著与刊行,除本书外,还著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等演

  • 谭苑醍醐

    九卷。明杨慎(参见《丹铅余录》条)撰。为考证辨论之作。书首有杨慎嘉靖二十一年(1542)自序,自序中说此书之所以取名“醍醐”,源于“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意为此书为晚年精心

  • 群经宫室图

    二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扬州市)人,著名经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少颖异,家寒微,勤苦于学。嘉庆六年中举,一应会试不中,即绝意仕

  • 易经图解

    一卷。清桑日升撰。作者为湖南零陵人,生卒年不及仕履均不详。据此书自序题顺治十五年(1658)季春,可知其乃清初之人。朱彝尊《经义考》载此书为一卷。此书以为学易必先学图,图不学则易不传,因作图解。但其内

  • 四书尊注会意解

    三十六卷。清张九达原辑,张庸德补辑。书首有张潮序、庸德自序及凡例。是书专宗朱注,因而名其解曰《尊注会意解》。凡诸儒之说,与朱注不同者,折衷于朱子;朱子之说先后不同者,折衷于《四书集注》;《四书集注》中

  • 寻花日记

    二卷。清归庄撰。归庄(1613-1673),一名祚明,字尔礼,号桓轩,昆山(今属江苏)人。归有光曾孙,善书画,能诗能文,著有《万古愁》,文集已佚,后人辑作《归玄恭遗著》、《归玄恭文续钞》,又有《归庄手

  • 皇朝类苑

    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参见《事实类苑》。

  • 博物新编

    三卷。英国合信(1816-1873)撰。合信,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马礼逊(1782-1834)的女婿。1839年来华,在澳门伦敦布道会任医师,1843年调任该会香港医院院长。1857年任上海仁济医院医

  • 等切南针

    二卷。近人曾广源撰。广源字浩然,湖北江陵人,曾在中国大学等学校任教,编有《等韵研究》讲义,著有《反切释例》、《戴东原转语补释》等。是编上卷为切音十例、声母分等表释、切韵分等释读、声母类位呼等及切语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