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作于贞观八年(634),永徽元年(650)重修。共有二十三法,四百六十六条。第一目,入寺法;第二目,在师前立法;第三目,事师法;第四目,寺住法;第五目,院住法;第六目,房中住法;第七目,对大巳五夏、梨法;第八目,二时食法;第九目,食了出堂法;第十目,洗钵法;第十一目,护钵法;第十二目,入众法;第十三目,入堂布萨法;第十四目,上厕法;第十五目,于六时不得语笑法;第十七目,见和尚口梨得不起法;第十八目,见和尚口梨不得礼法;第十九目,看和尚闾梨病法;第二十目,敬重上座法;第二十一目,扫地法;第二十二目,用水法;第二十三目,人聚落法。该仪是集东汉以来诸威仪之大全,以诫新学,规行仪法、弘法延香。此仪在威仪规范科条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有天津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柳枝集

    二十六卷。明孟称舜(详见《酹江集》十卷残本)编。此集题孟称舜评点、潘可传订正。收元、明人杂剧二十六种,其内容多写爱情故事。风格以“婉丽”者为主,取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意,名为《柳枝集》。其中元

  • 庄子解

    ① 三卷。清吴世尚撰。吴世尚,贵池(今属安徽省)人,其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作有《庄子解》一书。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其书只收《庄子》内七篇。其要旨是引《庄子》而附之儒家。观其目录后附记,

  • 高唐州乡土志

    不分卷。清周家齐编。周家齐详见光绪《高唐州志》。周家齐掌高唐州后,奉学部令,命撰乡土志,以供州历史、地理教材之参考。家齐乃将原所搜辑修志资料,择其重要而按学部所颁门类,纂成乡土志。《高唐州乡土志》光绪

  • 埙篪音

    二卷。明虞淳熙、虞淳贞同撰。虞淳熙(约1598年前后在世),字长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著有《孝经集灵》。虞淳贞字僧儒,为淳熙之弟。生卒年

  • 神异经

    一卷。旧题东方朔(前154前93)撰。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西汉文学家。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超次擢用。朔上书,高自称誉:“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

  • 文始

    九卷。近代章炳麟撰。章氏生平著述,参见《新方言》。是书系探求汉语语源的重要著作。章氏把文字基本构件所代表的词作为语根,寻求词语由此繁衍、派生的线索。章氏分文字基本构件为“初文”和“准初文”。初文即《说

  • 东源读史录

    无卷数,明田维祜撰。维祜字裕夫,号东源居士,萧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南)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官至肇庆府知府。该书在收集史事及前人史评的基础上,逐一抒发自己的意见。在书后自跋中,作者谓于正德

  • 郭华野年谱

    一卷。清郭廷翼编。廷翼字虞邻,号啸庄,附贡生。著有《南行日记》。为谱主之子。谱主郭琇(1638-1715)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吴江知县、佥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曾参劾大

  • 尔雅翼

    三十二卷。南宋罗愿撰。罗愿(1136-1185)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官知鄂州。博学好古,法秦汉为词章,高雅精炼,朱熹特称重之。所著尚有《鄂州小集》、《

  • 四书记闻

    二卷。清管同撰。管同字异之,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少年时受业于古文大师姚鼐,工古文,与梅曾亮齐名。是书题名《记闻》,盖多得于平日师友绪论。其中述姚鼐说最多,梅曾亮、孙星衍、钱大昕等人之说也时有所引。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