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撼山草堂遗稿

撼山草堂遗稿

三卷。清陈起书(1798-1855)撰。陈起书,字通甫,号松心,湖南郴州人。岁贡生出身,候选训导。咸丰五年,陈起书因在家乡抵抗太平军被囚,绝食而死。陈起书在少年时即从其兄陈起诗学诗,以汉魏古诗为榜样,多写五古。本集,分体编排,共录诗约一百五十首。内容颇为单薄,多写身边琐事,很少涉及民生时政。卷首刊载魏源与陈起书一封书信,劝其出游天下揽山水之胜,多作关系时政之诗,确是中肯之言。卷首又有何绍基、罗汝怀各一篇序,均称颂其品行,无甚价值。徐世昌《晚晴簃诗话》说:“魏默深(魏源)云:集中精华全在五古,律体感时之作,亦媲美杜陵。”完全曲解了魏源的信。本书有同治五年(1866)家刻本。

猜你喜欢

  • 春秋统例

    一卷。唐啖助撰,清马国翰辑。据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啖氏集注义》说,啖助在完成《春秋集传》以后,又“撮其纲目,撰成《统例》三卷,以辅《集注》,通经意焉”。可知《春秋统例》是《春秋集传》的大纲,

  • 经读考异

    八卷,补经读考异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清武亿(1745-1799)撰。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授堂,又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今洛阳)人,经学家、经史考据家、金石学家。武亿少喜读书,遇灾屋圮,架席

  • 思益堂史学三种

    七十二卷。清周寿昌(1814-1884)撰。周寿昌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年号自庵,湖南长沙人。道光年间进士,入翰林,授编修,后任内阁侍读学士,署户部侍郎。生平喜治史学。是编三种,均为订补史注之作。《汉书

  • 尚书通义

    十四卷。清方葇如(详见《周易通义》)撰。《尚书通义》一书体例,与葇如另书《周易通义》大略相同。即以四书成语诠释经文,而不及文字诂训与考证。大多为附会经义,于解经无甚补益。如《禹贡》“五百里甸服”至“五

  • 三立编

    十二卷。清代王梓撰。王梓字琴伯,郃阳(今陕西中部)人,官至崇宁县知县。此书摘取王守仁著述学说及有关内容,分类编辑而行。作者把王守仁讲学的言论编入“立德”类,把议论事物的言论编入“立功”类,把诗文编入“

  • 重刊公安县志

    二卷,明魏奇修,梁善纂。梁善,江西临川县人,成化七年(1471)举人,官公安县教谕。公安县志,创修于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鲍纶,重修于正统元年(1436)教谕房龄。其书不传。成化间,梁善奉提学副使

  • 说学斋经说

    一卷。清叶凤毛(生卒年不详)。撰。凤毛字超宗,号恒斋,叶映榴之孙,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以荫授内阁中书,迁典籍。工书画,兼善古文、诗、词。享年七十二岁。除本书外,还著有《说学斋诗文集》、《内阁小识

  • 赣榆县志

    十八卷。清王豫熙修,张謇纂。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早年入淮军吴长庆幕府,清末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光绪十四年受聘编纂

  • 乾初先生遗集

    四十九卷。明陈确(1604-1677)著。陈确,字乾初,又宁非元,号确夫,初名道永,浙江海宁人。秀才出身,一生不事科举,从事著述。是集凡四十九卷,包括文集十八卷,别集十九卷,诗集十二卷。文集按文体编次

  • 金壶七墨

    十八卷。晚清黄钧宰撰。黄钧宰字天河,一字宰平,江苏淮阴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同治年间在世。《金壶七墨》为笔记小说,分“金壶浪墨”八卷、“金壶遁墨”四卷、“金壶逸墨”二卷、“金壶戏墨”一卷、“金壶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