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抱经堂文集

抱经堂文集

三十四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生卒年未详。卢文弨字召弓,号抱经、檠斋。仁和(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编修,历官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三十年(1765)充广东乡试考官。翌年提督湖南学政。因事降级,乾隆三十三年(1768)告归。后主讲江浙各书院。藏书既富,著述益宏。其衣被将来,早为士林景仰。著有《抱经堂文集》等。此集凡三十四卷。其中,卷一为对策等,卷二至卷六为序,卷七为题辞,卷八至卷十六为跋,卷十七至卷二十一为书,卷二十二为议,卷二十三为策句,卷二十四为答问,卷二十五为记,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一为传,卷三十二为墓表、墓碣,卷三十三为墓志铭,卷三十四为墓志铭、哀辞等。卢文弨为乾隆时期著名学者,他的文章严谨有余,而颇感拘束。其中跋占九卷之多,这些跋多是校勘或审读古籍之后所写,一般篇幅不大,多言之有物,也不乏生动流畅的段落,是本集中较有价值的内容。有嘉庆二年(1797)刻本,《四部丛刊》,亦有王文锦点校本,中华书局1989年印行。

猜你喜欢

  • 天真阁集

    五十四卷。《外集》六卷。清孙原湘(1760-1829)撰。附《长真阁集》七卷。清席佩澜撰。孙原湘,字子潇,号心青,昭文(今属江苏常熟)人。嘉庆进士,改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工骈散文,兼擅书画,诗宗太白

  • 历代史纂左编

    一百四十二卷。明唐顺之编撰。唐顺之(1507-1560年),字应德,学者称荆川先生,生平事迹详见《广右战功录》条。所撰《历代史纂左编》,又名《史纂左编》,将历代正史中所载君臣事迹摘录出来,分为君、相、

  • 曼陀罗华阁丛书

    十六种,一百四十八卷。清杜文澜(1815-1881)编。杜文澜字少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官至江苏道员,两淮监运使。著有《平定粤寇纪略》、《古谣谚》等书,均收入此丛书。《平定粤寇纪略》记自道光三十年

  • 南园后五子诗集

    二十八卷。清陈文藻等编。陈文藻里籍及生卒不详。此集所收“南园后五子”——明顺德欧大任、梁有誉、从化黎民表、南海吴旦、番禺李时行等五人之诗,凡二十八卷。其中,欧大任诗六卷、梁有誉诗五卷,吴旦诗四卷,黎民

  • 友古词

    一卷。宋蔡伸(1088-1156)撰。蔡伸字伸道,自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他是端明殿学士蔡襄之孙,宣和间官彭城倅(副职),历官左中大夫。他曾与钦圣宪肃皇后再从侄向子

  • 四书剩言

    四卷。补二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事详《仲氏易》。此书是汇集毛奇龄杂论《四书》之语而成,前二卷为其门人盛唐、王锡所编,后二卷为其子远宗所编。补二卷为其门人章大来所编。其书本语录之流,随时杂记,不以经文次

  • 分订皇清经解

    十六卷。无编者名氏。依《易》、《书》、《诗》、《周礼》、《仪礼》、《大戴记》、《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为序,各为一卷。其涉于群经者,

  • 攻渝诸小将传

    一卷,附望云楼稿一卷。明徐如珂编撰。天启年间,明朝国力尽付辽东战事,国内空虚,流寇四起。天启元年(1621),如珂备兵川东,正值土司奢崇明父子作乱,遂派秦良玉等率兵镇压。该书即为如珂、良玉等人所作传记

  • 周易洗心

    十卷。清任启运(1670-1744)撰。任启运字翼圣,江苏宜兴人。雍正癸丑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时曾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三礼馆副总裁。其学宗朱熹而所著以礼学为多。此书系其六十

  • 匡庐纪游

    一卷。清吴阐思撰。吴阐思,字道贤,江苏武进人。此书纪匡庐之胜,自归宗寺始,迄玉川门,共五十七处。匡庐以峰为最,是记称峰上接太虚,下临无地,嵌空玲珑,自成奇险,仅可意会不可言传。匡庐绝胜,无过于此。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