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戊戌政变记

戊戌政变记

九篇。梁启超(1873-1929)撰。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十七岁中举。师从康有为,人称“康梁”。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和强学会。次年,主撰上海《时务报》,鼓吹变法。二十四年,参与维新变法运动,败后遁往日本,创《清议报》,“斥后保皇”。办《新民丛报》,主张开明专制。1913年回国,任共和党魁,组建进步党。1914年,任熊希龄内阁司法总长,反对袁世凯称帝及张勋复辟。段祺瑞组阁,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期间,追求资产阶级新文化,赞同“民主”和“科学”。1920年,支持张东荪与马克思主义者论战。曾提倡“道德革命”、“史学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晚年不谈政治,讲学清华,兼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一生长于史学,旁涉政治、经济、哲学、法学、新闻、文化艺术、宗教、小学等。著有《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欧洲心影录》、《中国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墨子学案》、《墨子校释》、《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文集》,诸文多并入《饮冰室合集》。《戊戌政变记》,章节体,专载戊戌变法全过程,包括变革实情、废立始末、政变前纪、政变正纪、殉难烈士传、附烈官寇连材传第五篇。后附变法起源、湖南广东情形及圣德记三种。注重形势分析、原委探求。亲历其事,载多详实。对顽固派嫉恶如仇,叙事稍失偏颇。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十五年在《清议报》连载。后印多种单行本,有1954年上海中华书局圈点本,后收入《饮冰室合集》。

猜你喜欢

  • 钦定皇朝通典

    一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典》。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开始编修,大约完成在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二年之间。其编纂目的正如其书总目中所指出的“用以昭示万年”。是书共分九典,分别为

  • 阳明先生浮海传

    一卷。明陆相撰。陆相,字良弼,余姚(今属浙江)人,明臣,生卒不详。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该书主要记载明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字阳明)正德(1506-1520)初年被贬龙场驿丞时,途

  • 忻州志

    ①六卷。清周人龙原本,窦谷邃增订。窦谷邃,河南柘城县人,出身举人,乾隆九年(1744)由应州知州升任忻州直隶州知州。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州杨维获。历一百五十余年而有此本。此本原为前牧津门周人龙修,

  • 绿野仙踪

    清李百川撰。李百川清雍正、乾隆时人,乡贯无考。据作者自序,他家居时“最爱谈鬼”,常约友人共话新奇。后移居乡塾,做过乡村教师。他家原也富有,因代人借债而破产。1753年携家漂泊,在扬州旅邸草创《绿野仙踪

  • 文正集

    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宋范仲淹(989-1052)撰。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大臣、政治家、文学家。举大中祥符进士,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仁宗时,迁吏部员外郎,庆历三年(10

  • 兰轩集

    四卷。明沈彬(约1402-约1461)撰。沈彬,字原质,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彬为官以强干著称,不以诗文自鸣于世。其遗稿多所散佚。是集乃其没后百余年,明隆庆

  • 性理吟

    一卷。明谭宝焕撰。生平见《谭樵海集》条。是集成于明正德壬申(1512年),前有自序,皆用四书及性理中字句为题。前列朱子之说,而以一诗括其意。前集一卷为七言绝句,后集一卷为七言律诗。其意不在于诗,很难以

  • 冶南五先生集

    六种。清王遐春编。王遐春,福建福鼎县人,贡生。王氏锐意搜集乡贤遗籍,并命其子王学贞校勘刊刻。王氏先于兴化、泉州、福宁三郡中得唐代四人著作,又附入后迁入闵的唐代韩偓二种。六种为唐欧阳儋《唐欧阳四门集》八

  • 续疑年录

    四卷。清吴修(生卒年不详)撰。修字子修,号思亭,浙江海盐人。跟从钱大昕游学。为刻钱氏《疑年录》,又以浏览所及,撰成续编,得四百余人。现有海盐吴氏刻本。

  • 思文纪略

    即《思文大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