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恩施县志

恩施县志

①四卷,清张家澜修,朱寅赞纂。张家澜,号小沧,湖南湘潭人,举人,官恩施知县。朱寅赞,湖南长沙人,生员。考恩施,为郡为州为县,变置无常。明代屡经兵燹,载籍无存,仅有王封镇撰卫志钞本一册。前代沿流不能备悉。嘉庆间,知县张家澜延朱寅赞等创修县志,依据王志为底本,参以罗德昆所修府志,从事编辑,成书。《恩施县志》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所列大纲取裁王、罗两志,大体完备。子目编次,殊失其序。职官、文秩始于隋大业间清江县令李超,武秩始于清乾隆元年徐成贵。选举,进士始于宋元琇三年詹邈,隋已设科目,但隋唐二朝科贡竟无一人,是否详实难以考证。此志于详异之前,均不合义例,修此志未曾设局访求,仅委朱寅赞等摘录王志、罗志而成,未可称之完书。② 十二卷首一卷,清多寿修,罗凌汉纂。多寿,蒙古镶蓝旗人,附生,官恩施知县。罗凌汉,湖南澧州人,监生,继任知县。县志创修于嘉庆十三年(1808)县令张家澜,因急于成书未为善本,历四十余年,多寿重修。恩施在雍正以前,属郡治、州治、卫治,县志如无体例,几与府志无别,多寿邀集邑绅广搜博采,踵前志而损益,未成去任,罗凌汉继之,书成于同治三年(1864)。《恩施县志》同治三年麟溪书院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典礼志,卷四职官志,卷五学校志,卷六食货志,卷七风俗志,卷八选举志,卷九人物志,卷十至卷十一艺文志,卷十二兵事志、杂志。此志删天文一门,以星野、山川、古迹等类附地理,以物产附食货,特立风俗一门,附以地情、习尚,其体例较善。恩施与兴夷为邻,其山川形势,不详志考其源委,则疆界不清,前志多从简略,此编悉为增入。如清江一名夷水,源出县西北罗锅堰,东南流迳县城,东入建始县界,又东流入宜昌府长乐县界,又东流入荆州府宜都县界,入大江,分晰而详载。职官、选举二志,自改县以后,考其人年代姓氏,确有所据依次采录,增入人数甚多。前志军制颇简,咸同间兵燹频仍,军事较繁,悉详录之,并附新定团练章程。恩施虽为遐僻之区,此编采择精当,提纲分目,具有体裁,足补前志之阙。此志尚有同治七年(1868)朱三恪校订刻本,民国六年(1917)补刻本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埤雅广要

    四十卷。明牛衷撰。牛氏为千户,生平不详。衷自序曰:“宋开国公陆丞相佃于《尔雅》、《广雅》之后,复旁搜冥索以埤翼之。吾藩贤王论思之暇尝进览焉。惜夫叙述之次,尾天文而首群品、伍凤鸟而跻微类,未惬于中。乃条

  • 古兵符考略残稿

    一卷。清翁大年编撰。翁大年,字叔均,江苏吴江人。尚有《陶斋金石文字跋尾》一卷、《旧馆坛碑考》一卷等著述数种。其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此书是为了补正瞿中溶所著《集古虎符鱼符考》而编写的。罗振玉得了此书稿后,

  • 愚庵小集

    十五卷。清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初经学家。明诸生。明亡入清,专于笺疏之学,与顾炎武为友。承宋儒之学,并有所发挥。撰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

  • 学诗识小录

    十三卷。清包世荣(详见《毛诗礼征》)撰。世荣此书撰成于《毛诗礼征》之后,盖至道光三年(1823)始成书。该书未见刻本。道光、咸丰间只有传抄本。全书分训诂八卷,草木二卷,鸟兽一卷,虫鱼一卷,舆地一卷。其

  • 中国天主教传教史

    不分卷。西欧德礼贤(生卒年不详)撰。德礼贤耶稣会士,国籍未详。过去叙述天主教流传中国情况之书很多,有《圣教信证》、《道学家传》、《正教奉褒》、《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等,然而这些著作不是失之简略,即失之舛

  • 书经集传

    见《书集传》。

  • 滇程记

    一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又字升庵,四川新都人。文学家。正德进士,官翰林修撰。后因极言谏阻“大礼”,两受廷杖,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卒。戍边多暇,“书无所不览”,“好学穷理,

  • 五经文字疑

    三卷。清孔继涵(1739-1783)撰。继涵字体生,号蕴谷,山东曲阜人,孔广森之叔。乾隆辛卯进士,官户部郎中。继涵博综诸学,所抄校书数以千计。藏书多达十几万卷,遇到罕见的书即校勘付刻,世传有《微波榭丛

  • 赐书堂诗稿

    清翁照(1676-1755)撰。作者生平详见《赐书堂集》(辞目)。是诗稿辑诗一百三十余首。从诗稿中之《咏史》、《阮步兵阵拾遗》等显现出多感激、愤怼、奇怪可喜之词。充分表现作者思想和作诗的熟练技巧。是书

  • 赐姓始末

    一卷。明黄宗羲(1610-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中重要人物,冤死狱中,黄宗羲深受家庭影响,成为东林子弟领袖、复社骨干,又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