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真诠提纲
四卷。法国人孙璋(?-1767)著。孙璋有《性理真诠》,已著录。此书为《性理真诠》之节录本,刻于乾隆十八年(1753)三月。亦分四卷,较之《性理真诠》颇有删节。因原书成书,措词多有失当之处,罗马不许刊行,嗣经主教南怀仁为之辩护,始付梓。原书传世甚稀,此为民国五年重刻本,由土山湾印书馆刊行。
四卷。法国人孙璋(?-1767)著。孙璋有《性理真诠》,已著录。此书为《性理真诠》之节录本,刻于乾隆十八年(1753)三月。亦分四卷,较之《性理真诠》颇有删节。因原书成书,措词多有失当之处,罗马不许刊行,嗣经主教南怀仁为之辩护,始付梓。原书传世甚稀,此为民国五年重刻本,由土山湾印书馆刊行。
十五卷。清代桑调元撰。桑调元见《论语说》条。此书是由作者的门人把他晚年讲学的语录分类整理编辑而成,原名称作《夜炳录》。全书主要以程朱一派学说为宗旨,重点论述儒家“敬”、“仁”之道,反对把儒家学说与佛、
一卷。清焦循(见《尚书补疏》)撰。此书为焦循专门阐明班固、郑玄之学者。清人说《禹贡》者,以胡渭《禹贡锥指》最为详尽。胡渭认为,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对于华阴之太华山、雩县之沣水,上雒之熊耳,蒲阪之雷首
三卷。清末徐沅、祁颂威、张肇棻等撰。徐沅,江苏吴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济特科进士。祁颂威,山西寿阳人。张肇棻,武昌人。本书为《清秘述闻》、《清秘述闻续》(二书均已著录)之再续。《清秘述闻》及
八卷。清陈延焯(1853-1892)撰。陈廷焯,原名世焜,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陈廷焯年少为诗,独宗杜甫。三十岁始从其乡人庄棫学词,初习浙派,后改从常州派。但他又不拘泥于常州
一卷。清陈世熔撰。陈世熔字大冶,又字雪楼。安徽怀宁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甘肃知县。此书杂说三连、六断、仰盂、覆碗、中虚、中满、上缺、下断。如第一讲奇偶象形,说奇为一,象天为乾。偶为一一,象
一卷。宋李元纲(生卒年不详)撰。元纲字国纪,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孝宗时上庠生。著有《厚德录》。是书分若干图,曰:传道正统、大本达道、进修伦类、为学之序、存心要法、求仁捷径、聚散常理、传心密旨、一
三十卷,卷首一卷。清王系撰。系字世甫,号雌黑居士,榆(今陕西榆林)人。由进士出守山东昌乐县,与监司不和,请改教职,得大同府教授。此书是作者掌教大同时,以《左传》课诸生,亲自写定而成。据他的自传,称历时
二卷。清捧花生撰。捧花生,金陵(今南京市)人。原名车持谦,字秋龄,号子尊,别号捧花生。鼎贵的曾孙,博洽稽古,擅长史学。其所作《秦淮画舫录》。文称《金陵词钞》,载侯青甫、欧阳岳庵题词。此录共2卷,上卷为
十二卷。晋范宁撰。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传至两宋之时,逐渐稀少,除注疏本外,单刻本不多见。此本原为宋绍熙年间(1190-1194)余仁仲万卷堂刻本,有很高的价值。其书共分十二卷,按春秋十二公,每公为一
一卷。唐迪风撰。迪风四川宜宾人。是书首有自序。中分五章,一为《辨义利》,二为《道性善》,三为《息邪说》,四为《政教》,五为《守先待后》。每章又分若干节,虽也贯串七篇而理解平庸,但未能畅发精蕴。唯论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