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快雨堂题跋

快雨堂题跋

八卷。清王文治(1730-1802)撰。王文治,字禹卿,别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三十五年殿试及第,官翰林侍读,后为云南临安府知府。王文治能诗、擅书。其书法源出董其昌,秀逸天成,名闻海内,与刘墉、梁同书齐名;其画思致清远,笔意劲秀。当时收藏家得其片言只语,便如至宝,尝有“天下三梁不如江南一王”语,可见其名重一时。《快雨堂题跋》为王文治题跋历朝碑帖、名贤画迹、法书名画之作。由于王文治年未及五十,便耽心于禅理,醉心于楞伽,曾经自言其诗与书皆为禅理,故该书中论书之语,常以禅语作比。该书中,王文治对董其昌推崇备至,认为董氏之书“直追二王”,可与颜真卿争锋分镳,可让米南宫让席。究其原因,即王文治认为“晋人书如如来禅,唐人书为菩萨禅,宋人书为祖师禅,自晋而后,虽宗风不坠,然无有敢称佛者矣,惟明董文敏深证书禅……”。由此亦见王文治精熟涅槃之学,评书作诗才皆富灵境,尽通古今之变,自成一体。但王文治如是盛赞董其昌,难免为一家之见、一家之好。有道光辛卯汪氏刊本。

猜你喜欢

  • 孟子论文

    七卷。清牛运震(详见《论语随笔》)撰。运震著有《诗志》,以寻常论诗之法论三百篇。是书又以寻常论文之法论《孟子》。孟子生于战国,欲引当时的君道,势必因机而导之。如“太王好色,公刘好货”等语,骤读之好象与

  • 遵生八笺

    一名《雅尚斋遵生八笺》。十九卷。明高濂(生卒年不详)撰。高濂字深甫(《四库提要》为深父),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万历间名士,能诗文,撰有传奇《玉簪记》、《节孝记》,前者流传甚广。另有诗文集《雅

  • 是程堂集

    二十卷。清屠倬(1781-1828)撰。屠倬,字孟昭,号瑟,晚号潜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改庶吉士,官累至九江知府。其诗名早就,与郭麟,查初揆齐名。其书画亦工。观屠倬之诗

  • 小学说

    一卷。清吴凌云(生卒年不详)撰。凌云字得青,号客槎,嘉定(今属江苏)人。岁贡生。曾寄居于钱大昕之孱守斋,得读钱氏藏书,闻见益廓。于许氏《说文》探索义类,时能发前人所未发,钱大昕尝采其说入《养新录》。是

  • 休宁县志

    ①八卷,明李乔岱纂修。李乔岱,字宗父,又字东山,陕西洋县人,进士,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来任知县。乔岱知休宁县事五载,创议重修,延都谏邵庶总其事,设局于青云馆,志成凡八卷,曰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

  • 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

    见《伤寒直格方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鹤滩集

    六卷。明钱福(1461-1504)撰。钱福,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福为一时名家,其居所近鹤滩,因以自号,并名其集。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诗

  • 海国四说

    四种,十五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梁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咸丰年间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通史学,善诗文,精音律,并颇注意研究西方国家政治情况。曾赞助林则徐、邓廷桢禁烟,支持广东

  • 甫里集

    二十卷。唐陆龟蒙(?-881)撰。陆龟蒙生平见《笠译丛书》(辞目)。他一生著作颇富,其载于《笠译丛书》者卷帙无多。即《松陵集》亦仅倡和之作,不为赅备。宋宝祐间,叶茵始搜采诸书,得遗篇一百七十一首,合二

  • 黄州府志拾遗

    六卷,清沈致坚纂。沈志坚,字卓梧,湖北黄冈人,举人。夙好藏书,精于考证。曾著《三国地理志补》、《黄州府志证误》。其平时浏览古籍,凡有关黄州,考之旧志未采录者,辄自笔记,历数月而新志成。宣统二年(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