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得一三五

得一三五

七卷。清姜中贞(生卒年不详)撰。姜中贞,会稽(今属浙江省)人。据此书卷末许尚质所作《中贞小传》,称姜中贞曾遇紫清真人白玉蟾,因而得仙术。姜中贞撰《得一三五》一书,是为阐明修炼之旨。书中注解《阴符经》、《道德经》各一卷,《参同契》三卷、《黄庭经》、《悟真篇》各一卷。总共收书五种,合而为一书,所以称“得一三五”。按《阴符经》、《道德经》之本意,都是黄老之言,原无丹法之说。自宋夏元鼎始以《阴符经》言内丹外丹,葛长庚又以《道德经》言内丹,而使二经宗旨大变。姜中贞以《阴符经》所言“九窍三要”为火候之诀,乃《道德经》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为金丹之母。说明姜中贞据《阴符经》、《道德经》二书衍之而成此书。所以《四库提要》称其书“即在道家亦旁文别支而已”,并据浙江巡抚采进本,将其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延祐四明志

    二十卷。元马泽修,袁桷撰。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浙江鄞县人。少为丽泽书院山长。大德初,阎复等荐为翰林撰修,累迁至侍讲学士。袁桷博闻强记,熟悉掌故,精于史学,曾参修宋、辽金三史。又奉诏撰修无成宗、武

  • 易义致用说

    一卷。清秦东来撰。秦东来字旭堂。寿阳人。作者认为,专言理而最切于用者,当首推六十四卦之大象。因此书中于每卦之后都有一“以”字,即用的意思。使用这个用字的人,或者是先王大人,或者是后与士,而更多的是君子

  • 韫山诗稿

    六卷。清朱凤森(1776-1832)撰。朱凤森,字韫山,临桂(今广西桂林)人。嘉庆进士。著有《韫山六种曲》。韫山诗原共九卷,旧刻于京师。然岁久散佚。今分体编为六卷,拟古及乐府各体一卷一百一十首;五古一

  • 古今交食考

    一卷。德国汤若望(1591-1666)撰,意大利国罗雅谷(?-1638)订。汤若望1622年来华。罗雅谷一作罗雅各,字味韵。明崇祯十一年卒于北京。《明史·意大里亚传》称:“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

  • 秘笈新书

    十三卷。别集三卷。明吴道南(生卒年不详)编。吴道南著有《河渠志》。本书自序以为本谢枋得未及付梓之书,为之增补。但所载皆职官故实,故标题有簪缨必用字。别集首卷为君道、二卷、三卷为类姓,割裂琐碎。多有挂漏

  • 草庐吴先生辑粹

    六卷。明王蓂编。王蓂,字时祯,金溪(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平详见《忠义录》(辞目)。该集共六卷。因吴澄《草庐全集》卷帙浩繁,乃择其尤精者录之,以便诵读。吴澄为宋之名儒,其学虽沿习程、朱之说,而

  • 文选古字通疏证

    六卷。清薛传均撰。薛传均字子韵,江苏甘泉人。肄业于梅花书院,嘉庆时诸生。博极群书,词藻鸿茂,尤精于小学。著有《说文答问疏证》六卷。以《文选》多古字,又著《文选古字通疏证》。此书引《说文》以释《文选》,

  • 大江东去

    用东坡先生韵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

  • 白氏长庆集

    七十一卷。唐白居易(772-846)撰。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郑州新郑县(今河南新郑),贞元进士,诗人。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和左赞善大夫。后因得

  • 桂林霜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叙述康熙初年吴三桂盘据云南谋叛时,广西将军孙延龄与之勾结,举兵迫巡抚马雄镇投降,巡抚不从,遂抓其全家入狱四年之久。之后吴三桂遣其将孙吴宗斩孙延龄,而礼遇马雄镇劝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