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弘光实录钞

弘光实录钞

四卷。题古藏室史臣撰。《弘光室录钞》以邸抄为蓝本,记南明福王一朝大政事,起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迄于左懋第出使议和,被清所杀,及袁继成被执。书中记有许多弘光朝重要事件,如马士英、阮大铖当道,史可法督师,江北四镇,从“逆”案,伪太子案等。内容大致与顾苓《金陵野钞》相出入,而不及李清《南渡录》、顾炎武《圣安本纪》详审。书前有自序及不著人名识语,书后附大臣月表。《弘光实录钞》以记注体为主,颇近似于起居注,并夹叙有关诸臣生平事略,间又有作者史评,据古藏室史臣序自称,作者撰著《弘光实录钞》是以邸报排比而纂之,又证以故所见闻,抄之以求其备。书中录有当时奏疏、圣旨,为作者所亲见,故而所记事大多信而有征,不是仅据传闻而附会。但其中也有一些失实之处,如记许定国降清,封宁南王;福王北去,唐王豫以质宗谥之;典史闫应元偕勇士溯江而去各条,尤属谬误,失于考证。又于福王及马士英、阮大铖颇多怨憞之词,序中直称弘光帝不道,且以伪太子为真,并左袒左良玉率兵东下事,凡此种种,均可见作者所存党争门户之见较深,史论不免有失于偏颇之处。尽管如此,《弘光实录钞》作为“取材邸报,无异官档”的史料,仍不失为研究南明史迹的重要参考。关于《弘光实录钞》的作者问题,有两种观点:杨凤苞《南疆逸史跋》谓:“黄宗羲《弘光实录》一名《弘光实录钞》,又名《弘光纪年》。”傅以礼、谢国祯均认为《弘光实录钞》的作者为黄宗羲。台湾商务印书馆所编《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的作者则认为,所传有关黄宗羲生平记载,如黄梨洲年谱、黄宗羲神道碑铭,以及《梨洲遗书十种》等均未提及《弘光实录钞》,故不应遽信杨凤苞《南疆逸史跋》之言。杨凤苞生于清季,忌讳已弛,南明遗著,不禁传抄,当时书商拟名射利,伪托名人之作,学者常被欺骗。《弘光实录钞》有清吟馆抄本,题作《弘光日录》,又有浙江图书馆藏傅以礼抄校本,《痛史》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笠翁传奇五种

    十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五种传奇,每种二卷。其一是《万全记》,又名《富贵仙》,其序署名四愿居士,全剧三十出,写卜丰妻贤子孝之事;其二是《十醋记》,又名《满床笏》,其序署名西湖素泯主人,全剧三十六出,写

  • 横渠易说

    三卷。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侨居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历云岩令、崇文院校书、太常礼院等职。少孤、自立,喜谈兵。后读佛老之学,累年无

  • 廉吏传

    二卷。宋费枢撰。费枢字伯枢,成都(今属四川)人。徽宗时进士,官至归州(今湖北境内)知州。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钓矶立谈》等著作。《廉吏传》载春秋至隋唐间廉吏114人,起鲁季孙行父,终唐卢钧。每

  • 华岳志

    八卷。清李榕撰。李榕,字荫伯,号云圃,陕西华阴人。华岳,山趾距华阴郭南八里许,由谷口至山颠四十里,山势陡峻,峰入半天之云。旧有《华岳全集》十三卷,题华阴县知县李时芳撰,实则汝州张维新为潼关道副使时与华

  • 别本韩文考异

    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宋王伯大编。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嘉定七年(1214)进士,理宗朝官至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王伯大认为朱子的《韩文考异》于本集之

  • 岳雪楼鉴真法帖

    十二卷。清孔广陶辑此帖始刻于同治五年(1866年),刻成于光绪六年(1880)。所收从隋唐至清代书人,以及其先人遗墨。嘉庆、道光年间,叶云谷、叶蔗田兄弟以所藏名迹勒石,贮于耕霞馆,未成帖而石归孔氏,孔

  • 读说文记

    一卷。清许梿(1878-1862)撰。许梿字叔夏,号珊林,海宁(今属浙江)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江苏徐州府知府,权粮储道。许氏尝拟纂《说文解字统笺》,未成。此编乃是平日读书写在《说文》原本

  • 蓬庄诗集

    六卷。清沈虹(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沈虹字卫梁,一字谓梁,号蓬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雍正举人,官句容教谕。工诗,乾隆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本集由沈虹自编,以作诗先后为序,起康熙四十六年(1707

  • 许学札记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生平著述,见《说文句读》。是书系稿本,不曾付梓,系王筠研治《说文》的札记,其内容与《说文释例》大体相同,惟说解时有歧异。按《释例》凡二十卷,五十二目,此编较《释例》缺六书总说、象形

  • 群玉楼集

    八卷。明李默(?-1556)撰。李默,字时言,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生卒不详。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累迁翰林学士。后为赵文华所构下狱,庾死。万历时追谥文愍。著有《建阳人物传》等。是集收文五卷,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