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三卷。宋刘延世录所闻于孙升之语。孙升字君孚,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元祐年间,官中书舍人,以集贤殿修撰留守南京,后迁天章阁待制。绍圣初,被贬污州。此时刘延世父正知长汀,所以刘延世得以于孙升交游,谈天,故录孙升语为此书,集为三卷,命为《孙公谈圃》。今观此书,凡一百十一条,所述皆宋元祐年间朝廷时事,而且多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相关,如论王安石在翰林为称职,及居相位,天下多事。苏轼试馆职策题,论汉文帝、宣帝与宋仁宗、神宗之得失等事。刘延世以为孙升虽为元祐党籍,议论毫无偏袒,出于公议,气节高尚,故录此书流传。版本有明覆宋刊本、《四库全书》本、《百川学海》本、《续百川学海》本、《稗海》本、《说郛》本、《学津讨原》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说库》本。又《历代小史》本一卷,又(清)道光丙午高邮单刊本,《四库全书总目》所采内府藏本内附有补遗三条。

猜你喜欢

  • 虎口余生传奇

    四卷。清曹寅(1658-1712)撰。原本题遗民外史撰。按遗民外史,或云即曹寅,曹寅满州正白旗人,祖籍河北丰润。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官至通政使,久任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政。能诗词,校刊古书颇精。

  • 毛诗谱

    三卷。汉郑玄撰,清袁钧辑。袁钧,字秉国,一字陶轩,号西庐,鄞(今浙江宁波)人,乾隆拔贡,嘉庆初举孝廉方正,主讲稽山书院,工诗古文辞,尤邃郑玄之学,编有《郑氏佚书》、《四明文献征》等。是《谱》《新唐书·

  • 乳源县志

    十二卷。清裘秉钫纂修,庞玮纂。裘秉钫,浙江富阳人,贡生,顺治十八年(1661)任知县。旧志创修于明万历间韶州推官黄华秀。顺治十八年(1661),裘秉钫莅任,适奉上行文咨取列郡山川名胜,汇成《东粤大观》

  • 字学举隅

    一卷,续一卷。清龙启瑞(1814-1858)撰。启瑞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属广西)人。道光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精小学,尤深音韵,著作尚有《古韵通说》,《庄子字诂》、《经

  • 兴都志

    二十四卷,明顾璘,吴惺修,王恪、王廷陈纂。顾璘,号东桥,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工部尚书。王恪,字汝化,号少泉,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太仆

  • 易艺举隅

    六卷。清陈本淦撰。陈本淦,字念吾。长沙人。诸生,曾先后掌陕西横渠、古莘书院。他看到当时学子得书很难,尤其是对汉魏古注及乾嘉学者之书更是茫无所知,因此,专门搜罗从汉代郑玄、虞翻至清代毛奇龄、惠栋、焦循、

  • 国朝著述未刊书目

    一卷。清郑文焯编。郑文焯(1856-1918),字俊臣,号小陂、权间、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属八旗汉军正白旗,光绪年间举人,官内阁中书。性喜藏书,自将搜集所得清人著述未刊稿本编为是目,又名

  • 读经琐记

    不分卷。近人易顺鼎(详见《经义莛撞》)撰。此书附刊于所著《经义莛撞》后,其价值似不如之。其中偶杂前人已论之言。如引张孝达之说,谓《尚书》“率循大卞”,即“大变”,“循”与“顺”通,“循大卞”犹言顺大变

  • 天一阁见存书目

    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薛福成编。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目录学家。同治四年(1865)副贡生,官右副都御史。天一阁在晚清之际焚于战火,藏书大部分被烧或遗失,薛氏根据

  • 许学考

    二十六卷。近代黎学诰(生卒年不详)撰。学诰字觉人,江西人。据黎氏自序所述,是编乃继其乡先辈谢启昆《小学考》而作。专取小学类中关于《说文》一部分著作,自许氏《说文》以后,属于《说文》部分者录之。每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