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奇字韵

奇字韵

五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时充经筵讲官,后因力谏而谪戍云南永昌。谪居多暇,博览群书,好学穷理,记诵之广,著述之富,为明代第一。著作达一百多种,辑为《升庵集》、《丹铅总录》。其小学论著有《奇字韵》、《古音骈字》、《古音略例》、《转注古音略》、《石鼓文音释》、《经子难字》、《古音猎要》、《古文韵语》、《金石古文》、《六书索隐》等。此书所谓“奇字”,指“字体之稍异者”。把一些稍异于正体的字收集起来,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加以编排,故名《奇字韵》。《四库提要》认为此书有以下主要缺点:一是“奇字”没有界定,本应限于“非六书偏旁所可推者”,却把“”(同“静女其姝”的“姝”)、“”(同“克岐克嶷”的“嶷”)、“源”(同“源源而来”的“源”)等算作奇字,“虽与今经文异,而皆有六书偏旁可求,则正体而非奇字”;二是收罗不备,若把“”、“”、“謜”之类视为奇字,则“此类甚多”,“此书所载,殊不及十之二三”;三是以假借字为奇字,如“岷”之作“汶”、“祷”之作“裯”,“尤属不伦”;四是所收奇字之下,只注正字,或不具其所本,或“不溯其所始”,征引甚少;五是某正体有数个奇字者,只举其一,未列其二,“阙佚又不可枚举”。《四库提要》归结说:“盖慎充于腹笥,特就所记忆者录之,故于诸书不暇详考;然于秦汉载籍,亦已十得三四。讲六书者,去其疵而录其醇,或亦不无所助焉。”是书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有《函海》本(乾隆本,道光本、光绪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洹词记事钞

    一卷附明良记四卷。明李鹗翀(生卒年不详)编。李鹗翀,字如一,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洹词》本是崔铣所著文集,李鹗翀从中摘取有关论宋朝史事以及明初事迹者共六十一则,其中不涉及记事者一概不录。李鹗翀又

  • 厚语

    四卷。明钱蓘(生卒年不详)撰。钱蓘,字懋登,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明万历中由贡生官于潜县训导。此书内容均为录长厚之事可以为世法者,所以名曰《厚语》。共四卷,分为十六类,每类皆以明人居前,而古事以类

  • 邵武徐氏丛书

    二十二种,一百四十八卷。清徐干编。徐干字小勿,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所收著作都是古代学者所作。共分两集,初集十四种,八十四卷,多为经史要籍。如丁晏重编《郑氏诗谱考正》一卷,郑氏原书次

  • 四如讲稿

    六卷。宋黄仲元(生卒年不详)撰。仲元字善甫,号四如,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度宗咸淳七年进士,授国子监主簿不就。宋亡,更名渊,字天叟,号韵乡老人,教授乡里以终,除此书外,还著有《经史辨疑》。《四如讲

  • 酿蜜集

    四卷。清浦起龙(?-1822)撰。浦起龙,字二田,江苏无锡人。雍正进士,官苏州府教授。其人自束发就读及互服官羁旅,遑论晦明风雨,无不载书以行,此以书为乐者。集中所录文章大多为考据之文,举凡左、史,汉魏

  • 孝经十八章辑传

    一卷。清汪宗沂撰。汪宗沂字仲伊,号弢庐,安徽歙县人。光绪六年进士,签分山西知县,告病不就,屡主安徽敬敷、芜湖、中江、紫阳各书院。是书首有自序,认为孔子作孝经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疏序云夫子说孝

  • 周官集注

    十二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凤九、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散文学家,古文“桐城派”代表之一。曾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康熙五十年(1711)受《南山集》案牵连入狱,雍正元年(172

  • 草书千字文

    一卷。唐欧阳询书。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弘文馆学士等。工书法,学“二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为唐代著名书家之一。欧阳询所书之《草书千字文》,曾与唐太宗

  • 元晏斋困思抄

    三卷。明孙慎行撰。慎行字闻斯,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此书乃作者自万历三十八至四十二年(1610-1614)积年抄存,颇多心得,但也不无标新立异之

  • 开元文字音义

    ①一卷。唐玄宗撰,清汪黎庆辑。《唐书·艺文志》著录《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唐会要》云: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三月二十七日,颁示公卿。张九龄《贺御制开元文字音义状》曰:圣制《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