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岳杂著

太岳杂著

一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张居正少年时即颖敏绝伦,二十二岁成进士。隆庆六年(1572)出任内阁首辅,执政十年,以劳瘁卒。张居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明代到嘉靖时期,政治腐败,官场贪污成风。张居正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整顿和改革。他“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改变了官场中因循苟且的腐朽风气,“虽万里外,令朝下而夕奉行”;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对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起用故河道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使河水不再入淮,大大减轻了黄、淮两河的灾情;积极主张和西北各族,通贡互市;任用名将戚继光,力主练兵备边,使西北边疆,相对安定达数十年之久。张居正的改革,在富国强兵与缓和社会矛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张居正学问渊深,著述颇丰,万历末期有《张太岳集》刊刻行世,此后又有《书经直解》和《太岳杂著》两个单行本流传于世。《太岳杂著》一书,以评论古今为主,而对明代掌故记载尤详,此外还兼及医方杂事等。书中许多记载,纠正了其它书籍的不实之处,如关于广寒殿梁上拆得的“至元通宝”钱,经考证为元朝制造而非辽朝所造。朱彝尊在《日下旧闻考》中引用此条作为考证。又如,书中有关于“殿阁学士之设在洪武革丞相之后,而不是始于永乐朝”及“天下知府有上中下三秩,即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之不同”等掌故的记载,则是郑晓、王世贞诸时人著作所不知者。凡此种种,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书原本收在《太岳集》中,至崇祯末年被德州人卢世录出,单行于世。另有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太岳集》本以及1987年荆楚书社出版的《张居正集》本。

猜你喜欢

  • 读淮南内篇札记

    二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此为鸿庆《读诸子札记》之第四种。鸿庆校《淮南子》,参考了王念孙《淮南内篇杂志》、俞樾《淮南内篇平议》等书,共校订一百七十六条,如在《俶真训》篇中,有始者一节,引

  • 翰墨选注

    十二卷。旧本题明屠隆(1542-1605)编。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著有《篇海类编》。此书皆历代尺牍。书内纂错百出,《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必为

  • 质疑录

    一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此书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为张氏晚年之作,旨在纠正前人之偏执谬误。作者主张偏于温补,故重在正刘完素、张元素、朱震亨诸家偏于寒凉攻伐之失。书中之论凡四十余条,刻析

  • 花史

    十卷。明吴彦匡撰。吴彦匡,生卒年月、事迹、何方人士,均不详。著有《花史》一书。是书在常熟蒋养庵《花编》、松江曹介人《花品》二书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共记载百余种花品。书中以一花为一类,各加神品、妙品、佳品

  • 珂雪诗

    不分卷。清曹贞吉(约1678年前后在世)撰。曹贞吉,字升六,号实庵,山东安邱人,生卒年皆不详。康熙三年(1664年)进士,官礼部郎中。曹贞吉为人,笃于师友,耿介自许,受时人尊重。曾从施闰章游,施闰章死

  • 四书会解

    不分卷。清綦沣编辑。沣字汇东,山东利津(今山东利津)人。此书首有戴均元序,又有綦沣自序及凡例。是书每章之前有全旨,每节之后有析讲,大旨以朱子为宗;《朱子或问》、《朱子语类》中未定之说与注间不合者,则以

  • 简阳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志茂修,汪金相、胡忠阀纂。林志茂,曾任简阳县知县。汪金相,邑人,胡忠阀,汪金相门人。《简阳县志》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一,天文篇、舆地

  • 通鉴纂要

    即《少微通鉴节要》。

  • 孟子生卒年月考

    一卷。清阎若璩(详见《古文尚书疏证》)撰。是书博引诸书,考孟子出生及活动始末。首辩孟子出生地是邾而非鄹;次考孟子来往梁、齐、滕、宋之年月;而对于孟子生卒年月最终未作结论。虽《山堂肆考》载有孟子生卒年月

  • 世恩堂集

    三十五卷。清王顼龄(1642-1725)撰。王顼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吏部尚书郭维纳以其“诗词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