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誓答问

大誓答问

一卷。清龚自珍(1792-1841年)撰。龚自珍定玺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龚自珍为清代后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在经学上强调“通经致用”,是嘉庆、道光年间今文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有《定庵文集》等。《尚书》中的《大誓》有今文和古文两种,晚出《大誓》,已有人怀疑,甚至东汉马融就开始怀疑了。龚自珍则认为无论今文还是古文,都无《大誓》。他在《己亥杂诗》中说:“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龚氏自注“戊子成《尚书大义》一卷,《大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由此诗可知龚自珍治《尚书》较为推崇马融。关于汉代今文与古文的名实问题,龚氏之论颇有新见,发前人所未发。他说:“伏生壁中书实古文也,欧阳、夏侯之徒以今文读之,传诸博士,后世因曰伏生今文家之祖也。此失其名也。孔壁固古文也,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何以异?而曰孔安国古文家之祖,此又失其名也。今文、古文同出孔子之手,一为伏生之徒读之,一为孔安国,先皆古文矣。既读之,后皆今文矣。惟读者人不同,故其说不同。源一流二,渐至源一流百,此如后世翻译一语也,而两译之,三译之,或至七译之。译者不同,则有一本至七本之异。”龚氏此论,实已摆脱了今文与古文的界限,非一般腐儒可比。本书最早有道光年间汪远孙刻本,又有同治初年(1862年)潘祖荫所刻滂喜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金石存

    十五卷。清吴玉搢撰。吴玉搢(1669-1774),字山夫,号钝根老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岁贡生,晚年为凤阳县(今属安徽省)训导。本书著录金石文字共一百四十八种。前五卷为篆书,曰篆存;后十二卷为隶书

  • 巧换缘

    一卷。清唐英撰。唐英生平详见《梁上眼》(辞目)。此剧亦《古柏堂传奇》之一种。剧写常州书生洪遇到金陵买妻,被店主张小桥和小李儿所骗,以小李儿五十五岁寡婶周氏暗换看定的张小桥的女儿芳玉。后来周氏虽被识破,

  • 大禹谟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义,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

  • 增修复古编

    四卷。旧本题吴均撰,自署其字为仲平,但其爵里、时代均不可考。此书的凡例说“注释用黄氏《韵会》(即宋末元初黄公绍的《古今韵会》)”,但书中分部全从周德清《中原音韵》,可知此书作者当为元以后之人。此人认为

  • 杜延业晋春秋

    一卷。清汤球辑。杜延业,一作杜光业、杜延笃,唐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延业精研自王隐《晋书》以下诸史及割据政权君臣传记,就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删辑而成《晋春秋略》二十卷,今已佚。汤球辑为一卷,入《广雅书局

  • 小楼吟稿

    一卷。清谢方端撰。谢方端,字小楼,生卒年不详。广东阳春人,谢仲埙之女,贡生刘宗衍之妻。此书有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重刊本。荔阴书屋有藏版,前有李调元原序,姜自驹刻书序,冯敏昌撰作者小传。

  • 椒生随笔

    八卷。清王之春(1842-?)撰。之春字爵棠,清泉(今湖南衡阳)人,1894年出使俄国,著《使俄草》。是编乃记之春生平耳闻目睹之事。意在正人心,原风俗,以兴平治之事。其特点是讲学则有渊源,考典则刚直原

  • 孙平叔年谱

    一卷。清孙慧惇、孙慧翼编。二人俱谱主之子。谱主孙尔准(1770-1832),字莱甫,号平叔,江苏无锡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历任编修,福建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皖、粤、闽等省巡抚,

  • 太极会通

    六卷。翟衡玑撰。翟衡玑,湖南武冈人。其余不详。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综观全书之旨,乃“以太极为会归,以图书为大用。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天地之气,不外阴阳,阴阳之发端在礼乐。故治平之术,礼乐为先”

  • 本经疏证 本经续疏 本经序疏要

    《本经疏证》十二卷,《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1790-1844)撰。邹澍字润安,号闰庵,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博览群书,精诗文,通医理。著有《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