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学讲义

大学讲义

萧隐公撰。隐公原名炎,后称隐公,广东梅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隐公与同人在北京法源寺讲《大学》,因操方言,听众不多,乃著此书。卷首附开讲通告,有恽毓鼎序文以及隐公的自序。大意以为《大学》之道一句,总挈全部。下三句申发阐明学道之所在。正文在明明德,二个明字有人事与天然之别。程朱补释“格物致知”之义,是以《大学》为始教,必使天下之物,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极。此属于安而后能虑,知止而后有定,而后能静,能安。又以为欲明明德,合格物别无可由之路,欲格物舍慎独别无可入之门。全部引申譬喻,曲畅旁通,皆阐发格物的功效。还以为意、知、物三者不可分离,缺一不可。全书议多创辟,恽序称其深造自得,于《大学》特真契圣源。该书有民国元年(1912)排印本。

一卷。清苪城撰。城字岩尹,江苏溧阳(今江苏溧阳)人。是书无序例,大旨全宗朱子《章句》。又《章句》一书,诂义虽精,然间有过简之处与不相连接之处,苪城于是撰此书以便体会周洽。是书分章分节逐步解说,每章有总释,每节有分释,也有合数节总释的,如正心修身两章,有总旨,又有正修的全旨,修齐的全旨,齐治的全旨,治平的全旨。无非欲使一节之中,句句通贯,一章之中,节节通贯。合而观之,则全书无不通贯,不为钩深索隐,达意而止。是书全依朱注,不敢稍违,且多涉及章法字法。是书尚有原本。该书有光绪七年(1881)平陵书院重刊本。

① 一卷。清朱用纯(1617-1688)撰。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清理学家。其学恪守程朱,专倡主敬。所著《治家格言》(也名《朱子家训》),清中叶后传播甚广。还有《大学中庸讲义》、《柏庐外集》等。是书为与门人弟子讲究而作,意在切实可行。对经旨与朱注,俱体会至微。如谓欲读《大学》,须先识《大学》。章句说大学乃大人之学。朱子恐人误为有位者说,故云大人乃对小子之学而言。谓格物致知,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于万物中,实不外一人之心,理在物亦在心,所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也。谓为己为人即诚与伪,而此心诚伪之分,见于事则为义利,在人品则为君子小人,在治道则为王霸之异。谓新字不但去其旧染之污为新,虽旧污既去必逐日有一番振刷精神,便逐日有一番鲜新气象。谓自欺关头,断开不得。初间自欺,犹不能安,及因循惯,必且认欺为慊。不明之人,不叫做欺,知之而故昧之者叫做欺。不明之害小,自欺之害大。如此之类,说理极透。而所以提醒学者,尤为警切。是书有康熙间刊本。② 一卷。清李文炤撰。文炤,字元朗,号恒齐,湖南善化人。康熙举人,主讲岳麓学院数年。著有《周易拾遗》、《周礼集传》、《春秋集传》、《太极通书拾遗后录》、《西铭拾遗后录》、《正蒙集解》、《家礼拾遗》。是书为其掌教岳麓时所作。前有自序,认为《大学》一书,古本舛误,程子加以考定,朱子定为经一章、传一章。然格物致知之说,后儒众说纷纭,越远越失其真。偶于《说郛》内,得石经大学一帙,才知所先后,知道止知本为格致之义,既无缺佚,也无衍文。朱子考定时,南北之书未统一,无从得此本而折衷。读《章句》、《或问》者,不妨并存此书,相互参稽。八章之后,又作《石经大学辨论》一篇为问答,以申其说。《考大学》,本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现刻《十三经注疏》中,条理脉络,极为分明。该书有道光三十年(1850)刊本。

猜你喜欢

  • 虞阳说苑甲编

    二十卷。原题湘素主人编。著者生长于虞阳,喜闻虞事,尤多改虞人著述。自兵燹以来,旧著散失,则访故家,求市肆,二十年积累数十种,以善本考订,又数十年来,裒然成帙。其时邑人适有修志之役,乡里父老,相与校理旧

  • 名笔私抄

    六卷。明曾佩(约1556前后在世)编。曾佩,字元山,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本书是他巡按福建时搜罗各郡县艺文中有关风土者,广采博录,时限在宋至明间。但疵瑕在于

  • 平台纪略

    不分卷。清蓝鼎元撰。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人。少孤力学,通达治体。雍正年间官至广东普宁知县、广州知府。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了朱一贵领导的反清起义

  • 禅月集

    二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释贯休(832-912)撰。释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兰溪(今属浙江省)人,禅月大师。《禅月集》又名《西岳集》,为唐诗别集。旧本题曰:梁人,释贯休初以乾宁三年(896)依荆帅成讷

  • 御定历代诗余

    一百二十卷。本书系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圣祖御定,由侍读学士沈辰垣等搜罗旧集,编定而成。所录自唐至明计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余首,厘为一百卷;又有词人姓氏十卷,词话十卷。据考,梁代吴声歌曲,已句有短

  • 永嘉诗人祠堂丛刻

    十三种,三十卷。冒广生(1873-1959)编。冒广生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刑部郎中、农工商部郎中。辛亥革命后,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教授等。建国后,任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特约顾问。

  • 古文渎编

    二十三卷。明王志坚(约1625前后在世)选编。王志坚字淑士,初字弱生。江苏昆山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南兵部主事、历郎中。著有《读史商语》等。此编乃其督学湖广时所选唐、宋八家古文。凡诸集中

  • 参寥子集

    十二卷。宋道潜(生卒年不详)撰。道潜,俗姓何,原名坛潜,于潜(今浙江杭州)人。道潜居杭州智果寺,内外典籍遍读。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交情颇深。其性格偏执,憎凡夫俗子如仇,因此其诗语少含蓄,落落

  • 延禧堂忆旧帖

    二卷。清蔡新(1707-?)辑。蔡新,字葛山,里贯不详。该帖成于乾隆四十八(1784)年,卷前列《澄怀园八友图》,即梁确轩、程莘田、周兰坡、陈月溪、张西堂等在清世宗时寓居园中的八位同道之友,常铣绘图,

  • 新修曲沃县志

    四十卷。清张坊修,胡元琢、徐储纂。张坊字湘帆,湖南湘潭县人。出身拔贡,乾隆年间知天镇县,十九年(1754)调任曲沃县知县。在曲沃期间,此邑有两驿,官疲民困,坊请于上官,分还蒙城驿于太平史村,民困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