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庄漫录

墨庄漫录

十卷。北宋末南宋初张邦基(生卒年不详)撰。张邦基字子贤,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自称宣和五年(1123)在吴中见朱勔所采太湖鼋山石及绍兴十八年(1148)见赵不弃除侍郎,知其为北宋末南宋初人。此书卷首有自序,称“性喜藏书”,于所闻所见,虑其遗忘,书藏其箧,归耕山间,与老农憇谈,以成其书。因其寓所榜曰“墨庄”而定书名。全书多记杂事,间及考证。多有可取,如,记韩愈诗风稜露液字之异同;苏轼儋耳诗石字、者字之讹误;辨杜甫诗王母昼下云旗翻句、还如何逊在扬州句、江湖多白鸟句、星落黄姑渚句、功曹非复汉萧何句;解王珪诗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玉照东西句;解黄庭坚诗争名朝市鱼里句、影落华亭千尺月、梦通岐下六州王句,皆极精核。又如,辨《碧云騢》为魏泰作,辨《龙城录》、《云仙散录》为王铚作等,足资考证。书中所记郑元注汉宫香方、玫瑰油粘叶书、旋风叶书以及“穆护”为“木瓠”、“具理”为“瓶罂”等,也可以广见闻。尤其所载宋时户口及转运诸数,完全可与史籍相参。但所记谓州潘源县土怪,周昕父变羊、胡师文见吴伴姑、明州士人遇裴休、叶世宁严清关注梦等事,则流于小说家言,近于荒诞。又如,以王安石之妹讹为王安石之女等,亦间有舛错。虽有小瑕,仍不失为宋人笔记小说之可观者,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稗海》、《四库全书》、《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敬修堂丛书》本作一卷。《四部丛刊三编》本作十卷,又附有张元济撰《校勘记》一卷,为较好较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白石山志

    八卷。清施元孚撰。施元孚,字德交,号六洲,浙江乐清人。白石山,又名中雁,在温州乐清县茗屿乡,以石皆白故名。奇胜颇类雁荡。《白石山志》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共八卷。首序、小传、诸家爵里、山图,次

  • 校正四书释地

    八卷。清阎若璩(1636-1704)撰,顾问重编。若璩字百诗,号潜邱,江苏淮安人。清经学家,著有《古文尚书疏证》等。问字备堂,江苏高邮人。官河南知县。若璩原书未加编次,顾问为之重为编定。分为三类,地理

  • 襄垣县志

    八卷。民国严用琛、鲁宗藩修,王维新、连笃敬等纂。严用琛字南翘,湖北黄岗县人。民国七年(1918)任襄垣知县。鲁宗藩字丹阶,楚北荆门(今湖北荆门)人,民国十二年(1923)任襄垣知县。王维新字希文,总统

  • 浮山集

    十卷。宋仲并(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仲并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年(1132)进士。四年(1134),因丞相朱胜非等论荐,改京秩。寻补外去。后三年复因张浚荐,召至皇宫,被

  • 俗语典

    近人胡韫玉、胡怀琛编。搜辑常用俗语、谚语、成语等,凡七千二百余条。仿《康熙字典》,按部首编排。每条注出处,不加解释,间或加按语,内容颇丰富。有上海广益书局1922年版本。

  • 残本唐语林

    二卷。未题撰人,从《永乐大典》所载中考证,此其为王谠之《唐语林》残本。《唐语林》一书,自明以来,原书以佚。仅清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二卷,前有自序,称所得非善本。而此书晁公武《郡斋

  • 论语沈氏说

    沈峭撰。清马国翰编辑。沈峭生平不详。史志也未载其书。皇疏仅引一节。马序中云:“梁有沈峻,字士岂。吴兴武康人。史称其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驎士门下。驎士卒,乃出都。遍游讲肆,博通五经,江左经师唯峻

  • 论语古训

    十卷。日本太宰纯(1679-1747)撰。纯字德夫,号春台,日本信州饭田人。是书命名为《古训》,纯以自纯以前之说都为古训,与清儒以汉魏之说为古训不同。故是书从汉至明诸家之说,择善采录,又引日本伊藤维桢

  • 福堂寺贝余

    五卷。明茅元仪(详见《嘉靖大政类编》条)撰。此书首茅元仪自序中说:“崇祯三年,余守大将军,以傲罢,为头陀于是寺,有所感而识之。”也就是说,此书是茅元仪罢官后所作。内容杂记古今,语无伦次,议论也多偏颇。

  • 广雅补疏

    四卷。近人王树楠撰。王树楠,清直隶新城(今河北新城县)人,入民国尚存。是书颇能补王念孙氏《广雅疏证》所未备,如《释诂》“聆、听、自、言、仍,从也。”王念孙仅释“聆”、“仍”二字,而“听”、“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