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寿千字文

增寿千字文

一卷。清冯嗣京(生卒年不详)撰。嗣京字又三,号留士,又号柳墅,浙江桐乡人。康熙中岁贡生,官湖州府长兴县训导。著有《因树屋小草》、《梓红亭游稿》等。是编因周兴嗣《千字文》重一“洁”字,安章布句亦嫌无伦次,便仿效各家,自出新意,重为编次。当时正值康熙后壬寅(康熙六十年,1722年),其明年为清圣祖七旬万寿,当时诸臣皆预为祝诗,冯氏乃易周氏原文重出的“洁”字为“寿”字,重纂成编,故题为《增寿千字文》。篇中摭拾纪载,遣字纾词,颇多佳句。是书有《亚谷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回生捷录

    见《如宜方》。

  • 摭古遗文 补遗

    一卷。明李登(生卒年不详)撰。李登字里生平见《六书指南》。此书依照夏竦《篆韵》的体例,取钟鼎古文,按韵分编。其韵部变动是:并“东”于“冬”,并“江”于“阳”,并“侵”于“真”,并“肴”于“萧”;分“齐

  • 说四书

    ① 四卷。清郭善邻撰。善邻字畏斋,河南商邱(今河南商丘)人。著有《春秋解》、《春秋解总论》、《兴观录》、《孝子传士训》、《士戒》、《春山文集》。善邻曾就四书于其讲性理之处,每则各为一文,大要在发明朱子

  • 印江县志

    二卷,清郑士范纂修。郑士范,凤翔人,曾任印江县知县。印江为古思印之地。汉为酉阳县。隋为务川县。旧无志乘。道光中,郑士范任县令,为补无志之缺,遂撰成此书。《印江县志》道光十七年(1837)写本,共二卷。

  • 吴桥县志

    ①十卷。清任先觉修,杨萃纂。任先觉,字伊水,山西宁武人,顺治进士,曾任吴桥县知县。杨萃,吴桥县人,儒学生员。康熙九年(1670)任先觉任吴桥县知县后,“皇上允辅臣请,修一统志”。明万历创修的吴桥县志已

  • 滂喜斋藏书记

    三卷,附宋元本书目一卷。清叶昌炽撰。滂喜斋为潘祖荫之藏室题名。潘祖荫(1830-1890),字东镛,号伯寅,又号郑庵。咸丰二年(1852)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自幼好学,笃嗜藏书,每获一书,辄为解题。初

  • 黄竹山房诗钞

    七卷。清金玉冈(1711-1773)撰。金玉冈字西昆,号芥舟,又号黄竹道人。天津人。金玉冈慕陶宏景、林和靖之为人。博览群书,精通百家,工诗善画,自成一家。当道重其学,争聘不就。遍游名山邃谷。著有《黄竹

  • 四书朱子语类摘抄

    三十八卷。清张履祥(1611一1674)、吕留良(1629-1683)编辑。张履祥字考夫,号念芝,又号杨园,浙江桐乡人。清思想家,农学家,著有《读易笔记》、《读史偶记》等。吕留良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

  • 敦煌写本论语卷首

    一卷。魏何晏(190-249)撰。晏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魏著名玄学大师。官至尚书。著作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等。魏正始中,晏与孙邕、郑冲、曹义、荀等共集《论语》诸家训注,名为

  • 孝经通义

    一卷。清华玉淳(生卒年不详)撰。华玉淳,详见《禹贡约义》条。该书成于雍正十二年(1734)。该书认为《孝经》首尾通贯,不必分经与传。其间字句删削,遵从朱熹《孝经刊误》。简文错误,则遵从吴澄的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