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坊记新解

坊记新解

不分卷。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原名登廷,字学斋。四川井研(今四川井研县)人,清末民国时期经学家。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恩科进士,历官龙安教授、松潘教授、射洪训导。曾受业于王闿运。著书甚多。平作此书,盖仿明代黄道周之《〈坊记〉集传》。其著书之旨,大意谓“春秋时代,由禽兽进于野人,大约与今海外程度相同。孔子拨乱反正,作《礼经》以引进之,所以用夏变夷,为礼以教人,使人自知别于禽兽。由秦汉至今二千余年,验小推大,二十二行省,人伦礼教浃髓入神,至圣之赐也。自欧化东行,一、二喜新之士,乃欲用夷变夏,所谓以旧坊为无用而充之。正为今世言之,故仿黄氏之意,再解此书,用进化说,独尊孔经,欲以拨全球之乱,推礼教于外人。”于此可见今文经学家的治学风格。是书引《大戴记·礼察》、《小戴记·经解》及董仲舒《春秋繁露·度制》三篇,以当序例,比附尚属切当。又据沈约之说,以凡称子言者皆为子思,非孔子,故六经外并引《论语》,解说亦不为无据。廖平著书,好立新意,多为异说,独此书虽多新解,且间以外国事迹参证,然较其它书平实。有《六艺馆丛书》本(1925年四川存古书局集成刊本)。

猜你喜欢

  • 陈秋岩诗集

    二卷。元陈宜甫(1255-1299)撰。籍贯不详。曾为世祖侍从。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大抵源出元白,虽运意遣词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自不失为雅音也。”有《四

  • 道德真经指归

    见《道德指归论》。

  • 丧服变除图

    一卷。吴射慈(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三国吴志》没有射慈传记。《孙休传》中说“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业”。《孙奋传》说“传相谢慈等谅奋”。裴松之注,慈字孝宗,彭城人,见《礼论》,撰《丧服图》及《

  • 易测

    十卷。明曾朝节(1535-1604)撰。朝节字植斋,湖南临武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该书取王弼《注》、孔颖达《疏》、程子《传》、朱子《本义》及杨氏《易传》之说,参互考订,解释上下经

  • 说诗循序

    清许致和撰。致和字赓唐,山东日照(今山东省日照市)人。作者以为古代书籍皆有序,序者,次也,即按一定顺序编次作者或篇名而不可使之紊乱。李光地曾说:“周自营洛之后,分为东西二都,各有歌咏盛衰之诗。《鹿鸣》

  • 禹贡水道便览

    一卷。清张先振撰。张先振字以厚,湖北汉阳人,清代后期学者,除撰有本书外,还著有《周易互卦图说》、《周礼精义》、《仪礼考》,《律吕考》等书。本书名“水道便览”,与书之内容甚是相符。书中略于山而详于水,对

  • 论语补疏

    三卷。清焦循(详见《论语通释》)撰。循著有《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等补疏,并由阮元刻入《清经解》。是书书中称:言必信、行必果者为君子,浅薄固执者为小人。另邢疏认为:老

  • 周易稗疏

    四卷,附考异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今湖南衡阳人)。前明举人。本书是他读《周易》时的随笔记录,故每条都只举经文数字和标目,没有全载经文。遇有疑义,辄作考辨

  • 盾鼻随闻录

    八卷。清汪堃撰。汪堃,江苏省苏州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该书原名《辛壬癸甲录》,署名樗园退叟。包括《粤寇纪略》、《楚冠纪略》、《两江纪略》、《豫寇纪略》、《摭言纪略》、《异闻纪略》、《各省守城纪略》等

  • 算数书

    无卷数,不知撰人。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十余根已残破,总字数约七千余字,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