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鉴录

四鉴录

十六卷,清尹会一撰。尹会一字元孚,号健余,博野(今河北省博野县)人。雍正年间进士。曾任襄阳府知府之职,有惠政;官至吏部侍郎,为学务在力行,于古今人学术纯驳,审择之而未尝攻斥。著有《君鉴》、《臣鉴》、《士鉴》、《女鉴》、《增订洛学篇》、《小学纂注》、《近思录集解》、《抚豫条教》、《诗文集》、《从宜录》、《读书笔记及语录》、《讲习录》、《吕语择粹》、《尹氏家谱》、《贤母年谱》。《四鉴录》成于乾隆十三年,当时尹会一任少宰。作者认为“立治者君,辅治者臣,受治而从风者士与女”,因此录《通鉴纲目》,提事之事,以类相从,期于多识畜德;每条之后又多加案语,期于指明肯綮。此书即《君鉴》、《臣鉴》、《女鉴》、《士鉴》的合著,每鉴各四卷,依次为立政、用人、纳谏、儆戒;器识、谏诤、敬事、立身;懿德、贞德、贤明、节烈;师儒、俊杰、隐逸、卓行。作者在书中恳恳款款,多言人所不能言,诚能尽臣职。此书有清畿辅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拜石山房词抄

    四卷。清顾翰(1783-1860)撰。顾翰字蒹塘,锡山(今江苏无锡)人。清代词人,嘉庆举人。曾为京城教习,出知泾县。工诗,尤善填词。晚年主讲东林书院,著有《拜石山房诗词集》。另辑有《泾川诗抄》。所著《

  • 鲍溶诗集

    六卷。《外集》一卷。唐鲍溶(约813前后在世)撰。鲍溶,字德源,生卒年均不详。元和四年(809)举进士,诗人,仕途不得志。但他所作古乐府诗,成为当时独步诗坛的绝唱。与李益为尔汝之交,韩愈、李正封、孟郊

  • 高等国文法

    杨树达(1885-1956)撰。树达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市人。1897年考入时务学堂。1905年赴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任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国文教员。而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教授

  • 石遗室诗话

    三十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近代文学家。光绪举人,任学部主事。曾为张之洞幕客。著有《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集》。辑有《近代诗钞》、《辽诗

  • 六书假借论

    一卷。清曹应钟(生卒年不详)撰。应钟字念生,安徽歙县人。工篆书,著有《啖敢览馆稿》。是编即《啖敢览馆稿》中之一篇,专论六书中之假借。其论曰:“要不外乎郑氏(郑樵)所谓有有义之假借,有无义之假借;赵氏(

  • 左氏春秋考证

    二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逢禄认为《春秋左氏传》,据《史记》本名《左氏春秋》,如同《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之类。自王莽时刘歆增改条例,推衍事迹,硬说《左氏春秋》传《春秋》,与公羊、

  • 双云堂稿

    十二卷。清范光阳(约1703前后在世)撰。范光阳,字国雯,号北山,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庶吉士,官至福建延平府知府。范光阳工诗,本集是他晚年所手定,殁后其孙

  • 蒙古译语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其自序说:“言语不通,非译者无以达其志。今详定译语一卷,好事者熟之,则问答之间,随叩随应,而无鲠喉之患。”可见此书是为学习蒙古语会话而编。其书分类编辑十分简略,对音尤是似是而非,似

  • 卓澄甫诗续集

    三卷。明卓明卿(约1596年左右在世)撰。卓明卿字澄甫,钱塘(今属浙江省余杭)人。生卒不详。万历中由国子监生而官迁光禄寺署正。明卿著有《光禄集》三卷,《卓氏藻林》八卷等均著录。是书为明卿所自编。刻于万

  • 九经说

    十七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学者称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官主事,历官兵部主事、礼部、刑部郎中、记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