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弦秋

四弦秋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唐代九江茶商吴名世,中年娶长安名歌妓花退红为妻。适值三春时节,新茶即将上市,吴名世告诉妻子,要到浮梁经商,正赶上从上安来的茶商乌子虚来约吴名世同往浮梁。此时长安城中,宰相武元衡五鼓上朝,黑暗中被人刺死,白居易身居左赞善大夫,出于忧国之思,上疏请求捉拿凶犯,不料另两位大臣说他越分多事,因此有人乘机参他一本,说他母亲落井而死,他反作《赏花》、《新井》二诗,大为不孝。于是朝廷降旨,贬白居易为江州刺史,后又降为司马。有一日,他到江口为好友薛存诚送行时,正谈说间,从邻船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琵琶声,白居易侧耳细听,辨出有梨园旧调,便邀琴女上船。此女乃茶商之妻花退红,白居易问及身世,她说家住长安平康苍马陵下,十三岁开始学习舞蹈,在宜春院内,技艺超群。又从梨园内两位善才——曹师文和穆师文学弹琵琶。白居易又问她因何至此,她说只因春光流逝,年华半老,不得不远嫁给此地一位商人。她用琵琶的声音倾诉自己的经历,当唱到兄弟失散姨娘病故时,几乎是声泪俱下。满船的人都被感动得落泪。而哭得最伤心的是白居易。花退红弹到最后,四弦一收,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此时人们都沉浸在悲哀中,唯见浔阳江上留下一片银白色的月光。面对此情此景,白居易准备写一首《琵琶行》。此剧主要取材于白居易《琵琶行》,兼采《唐书》有关记载。时作者四十二岁。白居易《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昔人常以之与他的《长恨歌》相提并论,洪昇的《长生殿》取材于《长恨歌》,成为一本杰出的传奇剧。此剧曲辞取材于长诗《琵琶行》,既富于抒情性,也具有音乐性,也是杂剧中一个优秀剧目。有《藏园九种曲》及红雪楼藏《清容外集》本。

猜你喜欢

  • 工部则例

    一百十六卷。清文煜等奉敕修。文煜,满洲正蓝旗人。官至福州将军,刑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是书于嘉庆十七年(1812)始修。光绪六年(1880)奏请重修,经对原书增补删改,成营缮司二十卷(下分坛庙盛京三陵

  • 荀子杂志

    八卷。清王念孙(见《广雅疏证》条)撰。王念孙是清代小学校勘大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广雅疏证》十卷,《读书杂志》八十二卷,《志余》二卷。对各书不是全加校释,而是摘其一句或一条,考校诠释。凡立一说,必举古书

  • 树经堂集

    二十七卷。清谢启昆(1737-1802)撰。谢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生平事迹详见《树经堂咏史诗》条。是集有诗集二十三卷,包括初集十五卷,续集八卷。另有文集四卷。《诗初集》共辑古今体诗一千二

  • 淮城纪事

    一卷。①明不著撰人名氏。该书记甲申(1644年)春李自成率农民军进军京师,预遣部下至山东、河南充任官吏,安抚地方,四处招降。时明朝淮抚路振飞、按台王燮同备兵守御,拒不归顺,并杀害大顺遣官。李自城攻占北

  • 春秋左氏传章句

    一卷。汉刘歆(?一23)撰,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刘歆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子,西汉著名学者。汉成帝河平中,与父向总校群书。刘向死,歆为中垒校尉,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编成《

  • 鳌峰集

    二十八卷。明徐(1570-1642)撰。徐,字惟起,一字兴公,号鳌峰居士,闽县(今福建闽候)人,生平事迹不详。该集于明代天启年间刻印,序后附寿序三篇,全集均为诗,分体编辑,比黄氏《千顷堂书目》“明史艺

  • 诸经纂注

    三十四卷。明杨联芳(生卒年不详)撰。杨联芳字懋赏。漳州(今福建漳浦)人。本书成于万历四十一年。杂采诸经、分类编辑。又各注字义于旁。以便记诵。

  • 竹山县志

    ①三十卷,清贾待聘纂修。贾待聘,山西夏县人,进士,官竹山知县。县有志,皆亡轶无存。康熙十八年(1679)贾待聘任竹山知县,亟为创修,历三年,成书。《竹山县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明代兵燹,庐

  • 乐安县志

    ①二十卷。明孟楠修,蒋奇鎛纂。孟楠字伯茂,河北大名府浚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三十一年(1603)任乐安知县。蒋奇鎛,邑人。乐安志,创修于明成化间知县沈清;一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

  • 杜天师了证歌

    一卷。旧题唐杜光庭(生卒年不详)撰。杜光庭字圣宾,晚年自号东瀛子,括仓(今属浙江)人。应百篇举不第,便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帝幸蜀,召见杜氏,赐与紫衣,令其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据蜀时,赐杜氏为广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