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声篇海

四声篇海

十五卷。金韩孝彦(生卒年不详)撰,其子韩道昭(生卒年不详)修订。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孝彦字允中,道昭字伯晖。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成《五音集韵》一书。二者相并而行,与《集韵》、《类篇》相并之例同。韩孝彦于金章宗明昌、承安间(1196年,是年章宗改元)编成,初名《五音篇》。以《玉篇》、《类篇》、《龙龛手镜》为基础,共分五百七十九部,依三十六字母排次,凡同一字母之部又按平上去入四声定其先后。至于每部之内的字则按笔画多少编排。总共收四万二千七百七十一字。而后韩道昭于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改并为四百四十部,所合并的一百三十五部,原则是“以大从小”,“以合从单”、“形近归一”。至金卫绍王崇庆元年(1212),全书修订告成,共收五万五千一百一十六字,增加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字。所增之字大都是从《搜真玉镜》中搜集来的,还有一些是“减笔俗传之字”。《四库提要》评论说:“殊体僻字,靡不悉载。然舛谬实多,徒增繁碎。”这个改编增补本叫《五音增改并类聚四声篇海》,后简称为《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又简称为《四声篇海》。此书在我国古代字书中收字最多,《康熙字典》尚比它少八千多字。据韩道升序所言,是书取材于《玉篇》、《余文》、《奚韵》、《类篇》、《龙龛手镜》、《川篇》、《对韵音训》、《搜真玉镜》、《俗字背篇》九部字书,可见它是前代字书的汇编,它所保存的丰富资料是很有价值的。明成化三年(1467),僧文儒、思远、文淳等将《四声篇海》与《五音集韵》合并刊行,名曰《篇韵类聚》或《五音篇韵》。今天所解见到的最早刻本成于明成化七年(1471),后又有正德十年(1515)、正德十九年(1520)本。明代书贾据之辑《篇海类编》二十卷,托名宋濂撰、屠隆订正。荒谬舛讹,识者讥之。《四声篇海》遂又简称《篇海》,今仅有明人刊本,《四库全书》未收,仅在《存目》中著录。

猜你喜欢

  • 考工记车制图解

    二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仪征(今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著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学海堂经解》、《

  • 节孝集

    三十卷。《附录》一卷。宋徐积(1028-1103)撰。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徐积事父母至孝,三岁父死,因父名石,终生不用石器,路遇石,避而不践。母亡,守墓三

  • 金石订例

    ①二卷。清郭麐(麟)撰。郭麐(1767-1831),字祥伯,江苏吴江人。有《灵芬馆集》等著作。作者撰本书,意为补潘、王、黄三家之书所未备,为例凡六十四条。光绪十四年(1888)“行素草堂”刻本。本书虽

  • 岁寒居答问

    二卷,《附录》一卷。清孙奇逢(见《理学传心纂要》)撰。孙奇逢之学主于明体达用,宗旨出于姚江,而变以笃实,化以和平,兼采程朱之学,以弥补其阙失。意为调合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分歧。此书皆录作者和朋友间的问答

  • 重言

    二曰: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闇,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唯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

  • 子史碎语

    二十四卷。明胡尚洪(生卒年不详)编。胡尚洪,字叔开,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天启六年(1626年),《明史·艺文志》中有著录。内容皆采摭诸书,饾饤而成。共二十四卷,分为造化、

  • 飞燕外传

    一卷。旧本题汉伶元(玄)撰,生卒年不详。伶元(玄)字子于,潞水(今山西长治)人。《顾氏文房小说》本有自序,称与杨雄同时,历官至淮南相、河东都尉。此书不见于唐人所撰书目,始见于人宋人著录,故历代学者考证

  • 周易郑注

    十二卷。汉郑玄撰,宋王应麟撰集,清丁杰后定,张惠言订正。此为湖海本。丁杰字小疋,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乾隆时进士,官教授。王应麟所辑《周易郑康成注》一卷,明胡震亨附刊于李鼎祚《周易集解》后,姚士粦

  • 高宗肜日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鸣,祖已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

  • 伤寒审证表

    一卷。清包诚(生卒年不详)撰。包诚字兴言,泾县(今属安徽)人。同治年间曾官湖北同知。从学于张宛邻,私淑黄元御。张宛邻崇拜黄元御之医术,令包氏校雠黄氏诸书。包氏尤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认为《伤寒论》文